華聲在線7月4日訊(鄧湘蓉)近年來,衛生巾行業接連爆出“虛標長度”“散裝”“PH值超標”等安全隱患,一度引發網民廣泛關注。隨著7月1日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新國標”正式實施,女性的“貼身伙伴”也有了“新規矩”。“新國標”有哪些關鍵調整?消費市場反饋如何?近日,記者走訪了長沙多家商超。
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GB 15979—2024)7月1日已正式實施。據了解,這是我國時隔22年對衛生巾標準的重大升級,對衛生巾適用范圍、原材料要求、生產過程衛生指標、產品衛生指標、檢測方法等方面均進行了調整。
“新國標”要求,接觸皮膚的表層材料熒光增白劑需“零檢出”,甲醛含量標準從≤75mg/kg降至≤30mg/kg,pH值波動范圍縮小,微生物指標從無明確限制收緊至≤200CFU/g,消毒級產品要求“不得檢出”真菌,減少了消費者過敏、刺激、婦科感染等健康風險。至此,黑心棉、虛標陷阱等將徹底出局,衛生棉條也終于有了“身份證”。
市面上在售的一次性衛生用品。鄧湘蓉 攝
記者隨機走訪了多家超市發現,目前已有不少衛生巾品牌更新了新包裝上市,但也有不少老包裝仍在售賣。記者隨手拿起貨架上的某品牌衛生巾對比發現,舊包裝上“0真菌、無熒光、無甲醛”的標識在新包裝上被更新為“真菌、可遷移性熒光物質、甲醛不得檢出”的字樣,且新包裝明確標有“醫護級產品認證”標志,并注明“本品通過CHS中衛安(北京)認證中心的‘醫護級產品認證’”。
“這個新國標是啥時候出來的?我還真沒聽說過。”走訪中,記者發現,對該“新國標”“一無所知”的消費群體不在少數,不少消費者直言“一般不會注意這么多”。“新國標好在哪?那去年囤的衛生巾是不是不能用了?”正在屈臣氏(佳兆業廣場店)選購的市民劉女士不禁說道。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微信“市說新語”,考慮到新國標實施后衛生巾生產企業需要對原材料等多方面進行調整,為避免產品的浪費,規定在新國標實施前生產或進口的產品,在符合《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 15979—2002)的前提下,可以銷售至產品標示的有效期(保質期)限為止。因此,2024年6月前生產的合規舊標衛生巾符合當時的國家標準,只要在保質期內,仍可正常售賣和使用,消費者無需擔心無法使用或不能購買。
“事關女性健康,沒有小事。賣了這么多年衛生巾,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執行標準。這次新規落地可以說是為女性健康又加了一道安全防線。”燕山街某超市導購說道。
業內人士表示,衛生巾是女性生理期的“親密伙伴”。衛生巾新國標的實施,說明了我國衛生用品監管邁向了精細化時代,衛生巾行業將擁有更透明的市場與更高的產品要求。
新聞多一點:“新國標”下,消費者如何挑選合規的衛生巾?
建議掌握“三看”原則:先看標準號,衛生巾包裝上須明確標注標準號“GB 1597—2024”、原材料成分及比例,“械字號”醫用衛生巾還需標注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后看原材料,消費者可以優先選擇成分標注明晰的產品,避免“絨毛漿”“再生纖維”等模糊表述,敏感肌建議優先選擇百分百純棉材質的衛生巾;再看檢測報告,消費者可要求商家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確認所售衛生巾微生物、甲醛、pH值等指標是否達標。
責編:胡杏子
一審:鄧湘蓉
二審:胡杏子
三審:石偉
來源:華聲在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