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減非剛性支出近20億元,保障辦大事要事能力增強
益陽零基預算改革釋放新效能
華聲在線10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邢玲 通訊員 朱珊)累計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19.93億元,政府投資項目停緩調撤節約開支4.87億元……近日,益陽市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暨2026年預算編制工作推進會透露,去年以來,益陽市縣兩級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改革成效持續顯現。
2024年,益陽市將零基預算改革列入該市第一批重點改革事項,高位推動、系統實施。市縣兩級累計出臺39項制度文件,初步構建起零基預算管理制度體系,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顯著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改革打破“基數+增長”傳統模式,建立項目“清零”和“壓減”機制,推動項目審核向“預算評審”轉變,資金安排向“先定事、后定錢”轉變,績效管理向“全流程”轉變。赫山區實行政府性投資項目“合規性審查+財政承受能力評估”雙紅線機制,對違規舉債或超出財力支撐項目一律禁入,項目壓降15個,節約資金5.1億元。
在“有保有壓”原則下,益陽完善基本運轉保障,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2025年預算,市本級重點項目支出全面整合為18個大項,其中統籌7.14億元用于大事要事保障。安化縣率先推行全口徑薪資統管改革,確定“五險二金”統一繳存標準,實現1.4萬名公職人員工資薪金集中支付、代扣代繳全流程閉環管理,工資拖欠風險全面消除,社保權益公平性實現全域覆蓋。
益陽市持續強化預算執行管控,嚴格執行“無預算不支出”,推行預算指標與現金流“雙控”。截至目前,全市清理銀行賬戶327個,收回沉淀資金3.77億元;嚴控公務支出,今年1至5月公務接待嚴格按省、市管理辦法執行,今年6月開始全面實施公務活動“零接待”,全市1至8月公務接待費同比下降約70%,市本級行政運行經費壓減10%,切實將“過緊日子”要求落到實處。
改革過程中,益陽市堅持效益優先。益陽高新區開展“社會事務剝離、精簡機構人員”改革,剝離171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每年減少社會性事務支出1.48億元;核減聘用人員414人,核減率為79.46%,每年節約行政成本4166萬元。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劉樂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