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全綠電生態體系領跑全省
該市新能源占比達63.9%,裝機規模與發電量均居湖南首位
華聲在線10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永玲 通訊員 李淇瑾 蔣思學 楊丁香)“以前電壓不穩,空調是擺設;屋頂裝上光伏后,自家用電充足,每年還有近2000元收入!”10月5日,江華瑤族自治縣涔天河鎮牛山村村民宋長華,翻著手機里的到賬記錄,向記者展示這份“陽光紅包”。他家的65塊光伏板拼成的遮雨棚,讓全村9戶人家嘗到“曬著太陽把錢賺”的甜頭。
在江華沱江鎮山寨村,我省首個支線級抗災型智能微電網已平穩運行半年。“這套系統能自動調節光伏發電量,遇到極端天氣還能‘離網自治’,供電可靠率達99.99%。”國網江華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廖云華介紹,該微電網搭配儲能裝置,可實現毫秒級并離網切換,今年多次成功應對冬夏用電高峰及連續陰雨挑戰。更值得關注的是,去年12月,全國首套新一代配電網智能縱聯保護系統在江華試點投運,標志永州電網智能化水平躋身全國前列。
去年以來,永州市成立新能源產業聯盟,匯聚產業鏈資源,構建“政府主導、電網主體、多方參與”的新型電力系統。從智能微網破解偏遠供電難題,到風光儲一體化構建清潔能源矩陣,再到綠電賦能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永州以新技術、新電力、新生活實踐為我省新能源轉型書寫生動注腳。
截至9月底,永州電源總裝機達1033.3萬千瓦,其中新能源占比63.9%,裝機規模與發電量均居全省首位。江華海螺水泥廠區10.9兆瓦分布式光伏每年發電850萬度,年減排二氧化碳4561噸。通過分時電價指導,該企業年節省用電成本700萬元。祁陽東駿紡織廠1.14萬千瓦光伏項目推動綜合電價下降9%,年節約成本超330萬元。
寧遠縣高壁村的光伏電站采用“企業運營+定向反哺”模式,每年從收益中撥付165萬元,按戶均3000元標準精準分配給脫貧戶,并承諾連續分紅20年。村組長黃莎指著山坡上泛著藍光的板子說:“這些‘會發電的鐵皮屋頂’,成了防止返貧的‘壓艙石’。”截至9月30日,作為全省唯一全綠電運行示范縣的江華,已實現273天全域100%綠電供應。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