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敏 唐 虹
清晨7時,當初升的陽光灑向衡陽市十五中的操場,黨總支書記肖茂哲的身影已在校園里穿梭了兩個來回。
這里曾是條件落后、士氣低沉、生源不斷流失的“薄弱洼地”。然而短短3年間,在肖茂哲的引領下,已成為享譽雁城的“南城明珠、精品學府”。
這樣的蛻變并非偶然,在肖茂哲的職業生涯中屢見不鮮。在衡陽教育界,他的名字總與“逆襲”和“奇跡”緊密相連。他的教育生涯,堪稱一部“琢玉成器的匠心志”,一段“救火隊長”的奮斗紀實,也是一冊“薄弱學校改造實錄”。
他教學成績名列前茅、成果豐碩,是語文課堂上的“藝術家”、琢玉成器的“擺渡人”,點亮了萬千孩子的未來;他先后在3所市直薄弱學校擔任主要負責人,每一次赴任都是一次“逆行”,卻總能帶領學校迅速蛻變為“優質校”,被譽為書寫了“從起點看不可能實現”的逆襲傳奇。
把教育當信念去追求,是追夢有恒的“垂范者”
“教書育人擔使命,杏壇流芳圖報國。”這樸素的初心,是驅動肖茂哲一次次向最難處逆行的源動力。
他躬耕杏壇34載,其中15年奮戰在薄弱學校。從一線教師到學校掌舵人,他將“講臺上的深耕者”與“學校里的破局者”兩個角色都演繹得淋漓盡致。
他的課堂被學生評價為“親切熱情、活潑扎實”,不僅讓學生成績名列前茅,更讓語文成為滋養學生的清泉。
他深耕教學教研,主編出版專著一部、校本教材兩部,多篇論文獲獎,在《學習強國》《科教新報》等媒體發表作品10余萬字,主持參與多項省市級課題。
作為“衡陽市學科帶頭人”“衡陽市教育督導評估專家”,他甘為人梯,指導丁進良、唐虹等多名教師在全市教學大賽中斬獲一等獎。
他的“逆行”地圖,更是一部信念的實錄:
2018年,他擔任衡陽市九中籌建工作新負責人,面對校區大片荒地、時間緊迫、人員緊缺、經費緊張等多重壓力,化身“拓荒牛”拼出“當年順利開學”的奇跡;
同年年底轉戰百年老校衡陽市十七中,面對校舍破敗、人心渙散等困境,以“老黃牛”的韌勁推動拆遷、促成合并,讓老校涅槃重生;
2022年執掌衡陽市十五中,面對條件落后、士氣低落、質量滑坡等積弊,以“孺子牛”的執著開啟中興之路。
每一次出發,都是一次對教育公平的堅實回答,他因此榮獲 “湖南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個人”“衡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衡陽教育十大新聞人物”等稱號。
把教師當親人去對待,是帶隊有方的“賦能者”
“如果不好好干,就對不起書記和校長。”這句老師們質樸的心聲,是肖茂哲“帶隊有方”的最佳注腳。他始終把教師當作親人,全心全意尊重、盡心盡力關心、想方設法成就。
初到衡陽市十五中,他發出的第一份“見面禮”是一份自己精心設計的《凝心聚力謀發展》問卷,將教師微信群命名為“和諧一家人”,在教工餐廳懸掛“家和萬事興”的匾額,讓教師們意識到:“我們成了學校的主人。”
更讓教師們感動的是,他存下每位教師的電話,記下每個人的生日,每次老師外出學習、每個傳統佳節,都會發送“祝福紅包”;每逢教師取得成績,他發布喜報、舉辦頒獎儀式。
他全力改善辦公環境,新建教工餐廳,讓老師們“教有所安”;堅持與每位教師談心,解決后顧之憂,8年間,累計為15名身處困境的教師籌措幫扶資金20余萬元。
他不僅是溫暖的“家人”,更是專業的“賦能者”。通過“青藍工程”、教學比武、專家講座、培訓,搭建起教師成長的“立交橋”。
在他的引領下,3年來,學校師資實現跨越式成長,共有14名教師評上高級職稱、18名教師評上中級職稱,20余名教師榮獲省級以上獎勵,10余名管理骨干成長為書記、校長、副校長,學校英語組、語文組、化學組和歷史組獲評“衡陽市優秀教研團隊”。
把學生當子女去培養,是育人有愛的“筑夢者”
“讓每個生命都閃光”,是肖茂哲的育人圭臬。他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尊重差異,激發每個孩子的潛能。
他一手抓“沃土計劃”,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一手落實“三不原則”(不讓困難生失學、不讓困惑生落伍、不讓學困生掉隊)。推動建立“一生一檔”幫扶機制,帶頭家訪,聯動愛心企業捐款,3年有效幫扶困難學生千余名,避免數十名學生輟學。
他大力實施“文化潤心”工程,主編《省立三中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等校本教材,推動紅色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頭腦。
學生的安全與健康,是他心中最柔軟的牽掛。他構建的“三結合、五個抓、五個好”安全防護網,確保學生每天鍛煉2小時、睡眠10小時,將近視率有效控制在55%以下。他每天堅持巡查食堂、設立免費加餐窗口,讓學生吃得營養健康,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卻是他對孩子們最實在的守護。
把校園當家園去經營,是治校有為的“大工匠”
“把校園當家園去經營”,是肖茂哲的治校哲學。從衡陽市九中、十七中兩所現代化校園的籌建,到衡陽市十五中“新美雅潔”的蝶變,他將辦學條件的改善視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
在衡陽市十五中,他系統性推進 “亮化、綠化、優化、文化”四化建設,讓校園實現 “一月一小變,半年一大變”,不僅提供了舒適的空間,更重塑了學校的尊嚴與師生的自信。
他堅持黨建領航,以身作則。每天工作長達15小時,通過聽課、巡查、談心與師生保持緊密聯系,形成了“向我看齊、與我同行”的干事風氣,凝聚了人心。
面對薄弱學校的發展困境,他以“三個引領”實現質量突圍:目標引領,提出學校發展總目標、年度目標;思想引領,凝練教育理念,構建“兩步走”發展戰略、“三力”辦學方略;創新引領,推行“友善用腦”教學模式、分層作業設計,與名校聯合辦學打造“教育共同體”。
在他的帶領下,3所曾經的“薄弱校”實現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衡陽市九中、衡陽市十七中辦學規模均超4000人;衡陽市十五中由850人突破2000人,“湖南省文明校園”“衡陽市直初中教育質量目標管理先進單位”“衡陽市書香校園”等各項榮譽接踵而至。
深耕杏壇,但問初心。肖茂哲用信念、仁愛、擔當與智慧,為破解薄弱校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徑,為同行者帶來篤行的啟示。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