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田育才)“太感謝了!因游覽路線起爭執,‘武來調’工作人員20分鐘就解決,一點沒耽誤行程。”前不久,張家界武陵源景區兩名游客之間的糾紛,經“武來調”快速化解,這正是該區創新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今年2月,武陵源區探索推出“武來調”社會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其諧音“吾來調”,凸顯地域特色,以“人人都是解紛主體”為核心,聯合多方力量構建矛盾化解體系。包括人大代表參與調、老毛調解特色調、旅游糾紛聯動調、基層行業全域調等四大板塊。
該區86名人大代表主動參與法院調解工作,通過代表主持調、代表+N聯動調、線上云端調等方式,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前端。區人民法院出臺實施細則,明確人大代表調解職責,定期培訓并安排法官助理全程指導,確保合規。代表們還從個案中挖共性問題,提議案推動源頭治理,實現“化解一案、惠及一片”。截至今年8月底,該區法院收到民事糾紛785起,經“武來調”先行化解,調解率超40%;人大代表參與調解案件388件,成功291件。
在旅游旺季,“武來調”聯合旅游速裁法庭、旅游快警建立“一呼即應”網絡,景區糾紛20分鐘內化解,實現“小矛盾不出景點”。“老毛調解室”,是該區法院以全國模范調解員毛漢初為核心,匯聚一批品行正、威望高、明鄉情、善調解的賢達鄉鄰,借“鄉音鄉情”化解鄰里家庭糾紛。“基層行業全域調”將解紛觸角延伸至金融、勞動等民生領域,實現治理全覆蓋。至今年8月底,涉旅糾紛142件,“武來調”化解130件;“老毛調解室”調解311件,成功217件。
武陵源區人大主要負責人表示:“‘武來調’解紛效果好,減輕司法壓力、提升群眾獲得感,未來將進一步優化模式,完善機制,助力基層治理社會現代化。”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