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龍出征戰長沙儀式彩排。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記者彭皓澤長沙報道
“走,去永州!”近期,湘超聯賽永州賽區因一系列創意十足的門票玩法頻頻出圈。繼“掛票”“磚票”“情侶票”后,10月21日,永州賽區再出“新招”——限時限量放送100張“扒龍船·看湘超”專屬“船票”。獲得“船票”的球迷,可于10月25日上午參加出征儀式,從道縣敦頤廣場碼頭登上道州龍船,揮槳破浪途經雙牌縣、零陵區、冷水灘區,最終抵達永州市體育場,收看10月26日湘超永州隊主場迎戰長沙隊的比賽。這場將非遺與足球賽事巧妙結合的活動,讓湘超的“全民參與、全民娛樂”氛圍越發濃厚。帶著對這一特色活動的好奇,10月21日,記者聯系到道縣龍船出征相關負責人盤林了解情況。
永州主場比賽中,道縣將獻上《國家非遺—道州龍船》節目
“道州造龍船、劃龍船的習俗歷史悠久,起源于迎舜帝,成型于宋代,流傳于明清,鼎盛于當代,既是為祭祀詩人屈原,也是為紀念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千年傳承至今,是一項集文化、民俗、健身、娛樂和競技于一體的群眾體育活動。”帶著對道州龍船的好奇,記者首先詢問了它的歷史淵源與用途,盤林立馬打開了話匣子,言語間滿是自豪,他表示,道縣人對“扒龍船”的熱愛刻在骨子里,“無論刮風下雨都要堅持劃到底,生動體現了道縣人彪悍、堅韌、勇爭上游的豪邁性格,也展現出道縣人精誠團結、豪邁拼搏的精神風貌”。
談及龍船相關的民俗活動,盤林介紹,打造新龍船有“選日子”“選材料”“架馬”等一系列流程,完工后還要進行“倒馬”“落龍”“搭臺祭祀祈禱”“打犁頭火”“劃陰龍船”“暖龍”“擺酒祝賀”等儀式。而龍船上的人員分工也頗講究,盤林介紹:“有‘掌頭人’一說,被推選的‘掌頭人’一般來說必須是村中德高望重或名人學子。除了‘掌頭人’,龍船上還有鼓手、打鑼者和老舵手。打鑼者居船中,坐于船內與鼓手并排,鼓手是全船的節奏指揮者,橈手配合‘嗆咚嗆咚’的鑼鼓聲和‘扒呀’‘哦嗬’的吆喝聲,聽鼓下橈,或快或慢,動作整齊有序,一同隨著鼓點的輕重緩急而扒船,場面相當震撼。”
為何會想到用龍船為永州隊助威,道縣又是如何協調“船票”入場問題的呢?
盤林介紹:“之前永州推出了‘掛票’‘磚票’‘情侶票’等等很有特色的球賽門票,我們就考慮能不能也做一些有道縣特色的門票,經過精心設計,終于在21日正式推出了‘船票’。”盤林坦言,籌備龍船出征的初衷就是助力湘超,除此之外,10月26日湘超永州主場比賽中,道縣將作為節目表演方獻上《國家非遺—道州龍船》節目。盤林說:“我們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出‘百龍出征’戰長沙!‘扒龍船看湘超’等系列活動,配合‘船票’,為永州湘超助力添彩。”
讓球迷體驗不一樣的永州樂趣
談及永州隊在湘超賽場上的表現,盤林難掩喜悅。目前永州隊3勝3平,穩坐聯賽第四,未嘗一敗。對于這樣的成績,他表示隊員們的表現值得肯定:“我們永州隊年輕人居多,很有拼搏精神,敢拼敢闖一直是永州人的本質。而且6輪比賽過后,永州隊隊員每場比賽除了拼搏之外,還處處體現永州人文明、友善、關心他人等品質,我很為他們驕傲。”
過去,永州曾因硬件設施相對落后被調侃“野生球場、告發子”,但如今通過“掛票”“相親票”“龍船”等創意手段,把聯賽宣傳玩出了花。對此,盤林道出了永州的真實面貌:“以前我們硬件設施相對落后,但是我們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把資金用在了少兒足球事業發展上,用在了‘愛球迷’‘寵球迷’的具體行動上,我們為八方來客準備了豐富的伴手禮,我們永州所有人都非常熱情好客,待球迷和游客如家人般。”他還補充說,通過翻新,現在永州主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硬件條件也相當完善,“我們相繼推出這些特色活動,就是為了讓球迷體驗不一樣的永州樂趣。”
對于后續對陣長沙的比賽,盤林充滿期待:“接下來的比賽,我希望小伙子們拼盡全力戰長沙、贏長沙!我們希望比分是2:1或1:1,就算輸給長沙,也要努力進球,打破長沙隊的‘金門’!”
從“掛票”的新奇到“船票”的厚重,永州賽區用一個個充滿地域特色的創意,讓湘超聯賽跳出了單純的競技范疇,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娛樂盛宴。道州龍船的千年鼓聲與足球賽場的吶喊交織,不僅為湘超注入了獨特的文化魅力,更讓“接地氣、全民樂”成為湘超最鮮明的標簽。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瀟湘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