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南省統計局發布數據,前三季度湖南社會生產總值達到40240.56億元、同比增長5.4%,比全國水平高了0.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首次躍上4萬億元臺階,湖南經濟保持了穩定增長。按照往年規律,四季度作為沖刺季,達到年度增長5.5%的目標,應該問題不大。
但與其他經濟大省,尤其是同為中部省份湖北、河南等相比,5.4%的增速稍微落后,沖刺階段還要加速。
看自己
首破4萬億元,全力沖刺年度目標
前三季度達到4萬億元,是個值得說道的成就。

2019年,湖南的年度GDP還是3.99萬億元,距離4萬億元還差臨門一腳。6年過去,湖南只用四分之三的時間,就超過了當年全年的成績單。
從增長來看,5.4%比半年度低了0.2個百分點,但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
再回頭看看2024年的前三季度,同比增長僅為4.5%,今年幾乎提高了1個百分點,增長比較顯著。
近幾年,全球局勢持續動蕩,國內房地產產業回暖緩慢,有效需求不足,湖南近幾年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聚焦“4×4現代化體系”建設,出臺了系列促發展措施,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有進的好局面,實屬不易。
總量4萬億元、增長5.4%,也為實現全年目標奠定了基礎。
根據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GDP增長目標為5.5%,比去年的增速高了0.7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湖南起步還是比較穩,同比增長5.4%,半年度又提高到5.6%,盡管前三季度回落到第一季度的水平,但整體曲線還是十分平穩。
四季度作為沖刺階段,根據經濟規律和歷年表現,一般都是年度增長最高的三個月。從這個角度來預測,湖南最終實現5.5%目標,把握比較大。
看周邊
略有差距,兄弟省份成績更亮眼
穩歸穩,但身處競爭激烈、此消彼長的經濟發展大格局中,還是要“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湖南作為中部的經濟大省,要比就和同在中部的經濟大省比。一比,差距就來了。
同處荊楚大地的湖北,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44875.6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

這個表現很驚人。6.0%的增速,比其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2個、0.3個百分點,而且比全國同期高了0.8個百分點,是一份“好于同期、高于全國、大省領先、中部領跑”的優異成績單。
再看河南,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867.5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
河南的總量高于湖北,但增速低于湖北。兩個省份的表現可謂“半斤八兩”、打個平手。去年的年度排名,河南和湖北就是鄰座,一個第六、一個第七。
還有一個兄弟省市要注意,那就是直轄市上海。去年,湖南(5.32萬億元)就是被上海(5.39萬億元)超越,排名第10位。
前三季度,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721.1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不論是總量還是增長,都略高于湖南。
可以預想,第四季度湖南和上海的競爭將格外激烈。
看未來
產業機構調整、外貿進出口需發力
數據是結果,不足自有具體的表現。結合湖南的發展實際,對比兄弟省份的表現,湖南在產業布局和外貿等領域,需要下大力氣調整和恢復。
看產業。
湖南有三大世界級的產業集群——裝備制造業、軌道交通以及航空動力,但該三大集群易受周期性影響,波動比較大,而且市場相對飽和。

(裝備制造業是湖南的傳統優勢產業。來源:新湖南)
而動能更強、潛力更大的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湖南的體量和質量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隔壁的湖北,五大支柱產業分別是?光電子信息、汽車制造與服務、大健康、現代化工、現代農產品加工,“新質生產力”含量足,預計今年將全部達到萬億級規模。
河南方面,人工智能服務器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新能源客車暢銷全球、“河南造”衛星遨游太空……截至2024年,河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的比重已經達到24.8%。
看外貿。
受多種因素影響,外貿已經成為湖南經濟發展的一大“痛點”。今年前三季度,湖南進出口3964.6億元,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湖北和河南分別是6176.9億元和6431.8億元,分別實現了25.3%和18.7%的顯著增長。
上海就不用說了,作為國家的金融中心、開放龍頭,其在產業、消費、外貿等領域均是國內的領軍者,實實在在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
拉出來比一比,雖然有壓力,但壓力也是動力,發現不足才能取長補短、對癥下藥,以期謀而后定、奮起直追。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王亮)
責編:蘭宇琪
一審:蘭宇琪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侃財邦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