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國字號”、10個“湘字號”、5個培育對象特色鮮明
長沙產業集群大放異彩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張福芳 萬麗君 通訊員 聶凱 歐陽倩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示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長沙市岳麓區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產業集群入選。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最新發布的名單則顯示,長沙音視頻裝備、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生物醫藥晉升湖南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寧鄉市智能家電、望城區特殊食品躋身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長沙共有國家級集群6個、省級集群10個、省級培育對象5個,正加速建立起多層次集群體系。
產業從“鏈”集結成“群”
長沙產業持續壯大:企業紛至沓來,選擇長沙、落子長沙、串珠成鏈。
在瀏陽經開區,藍思科技吸引惠科、豪恩聲學等一批重點企業落地,推動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實現上中下游貫通。
在雨花經開區,以比亞迪為核心,新能源汽車產業上游有曉光汽車模具、先惠智能等零部件企業支撐;中端依托職教城與曉光工匠學院強化人才培育;下游則有黃谷路汽車6S街區完善銷售與服務網絡,構建出從研發到市場完整閉環……
以企業為核心,17條產業鏈舞活產業“龍頭”。
目前,17條產業鏈集中了長沙市60%以上規上企業、70%以上規工產值,80%以上省、市創新平臺。今年1至8月,全市產業鏈規上企業營收5992.7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先進能源材料、新型顯示等6條產業鏈增速超10%。
以產業鏈為抓手,長沙升級推出鏈長牽總、校長支撐、行長幫扶、盟長搭臺、基金董事長賦能“五長聯動”機制,如此,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五鏈融合”的長沙模式逐步形成。
創新平臺、服務組織、金融機構等落地,產業“鏈”集結成“群”。
長沙工程機械產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作為全國唯一實現核心芯片全類型設計國產自主的城市,“六機七芯”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
產業鏈規模效應推動產業集群躍升。
長沙工程機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集群成為兩顆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新星”,其中,工程機械產業集群被列入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三個樣本之一。
一手抓優勢 一手抓特色
一手抓優勢,一手抓特色,是長沙產業集群建設的兩大“殺手锏”。
抓優勢,長沙10個省級產業集群中,長株潭郴新型能源材料產業集群2024年實現總產值3927億元,前驅體材料、正極材料、光伏碳材料全國市場排名第一;新型合金材料產業集群總產值達748億元;光儲及智慧配電裝備產業集群總產值660億元;音視頻裝備產業集群總產值1239億元,發展迅猛……
抓特色,長沙著力立足細分市場,打造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產業集群。目前,長沙已有瀏陽市高端化學原料藥、長沙縣數控磨床、岳麓區檢驗檢測儀器設備3個中小特色產業集群躋身國家級。
瀏陽市高端化學原料藥產業集群,瞄準全球醫藥產業“原料藥產能向新興市場轉移”趨勢,集群從“傳統原料藥”走向“高端化學原料藥”。
長沙縣數控磨床產業集群起步于普通機床生產。聚焦數控磨床這一細分領域,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科研支撐”模式,推動集群企業向高精度、高穩定性磨床研發制造轉型。
今年入選公示名單的岳麓區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產業集群,得益于“跨界融合”與“平臺賦能”模式。岳麓區與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三區合一”,為產業發展提供廣闊應用場景。
長沙緊緊抓住檢驗檢測行業作為“高技術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機遇,打造中部地區首個、湖南省唯一的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推動檢驗檢測儀器制造與檢測服務深度融合。
“打造產業集群,既要避免‘一哄而上’,也要避免‘一哄而散’。”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鄭以仁介紹,長沙不斷推動區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與市場需求深度耦合,拓展集群應用場景,提升集群整體價值,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