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江,如何串聯起中華文明的絢麗圖景?如何在與民族的共生中凝鑄華夏精神血脈?10月27日19:30,大型文化紀實紀錄片《因為長江》第一集“賦江”篇于湖南衛視、芒果TV、山海APP同步首播。本集以一位騎行者的追江歷程為引,同觀眾開啟一場縱貫6300多公里的文明溯源,親歷長江與沿途生命的深刻聯結,見證七大文化區域的交融故事。

“這里就是長江源,沱沱河的長江水了。”《因為長江》首集開篇,從長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一年零三個月的騎行者,終于抵達了長江源頭,與他相伴的70多個透明瓶子里珍藏了從上海到各拉丹冬雪峰的江水故事。
循著騎行足跡,紀錄片鏡頭記錄下安慶江邊老人“幾天看不到長江就著急”的真情流露,金沙江畔退伍老兵講述長江所承載的紅色記憶,以及三江源志愿者堅持“垃圾一袋帶走”的環保行動。這些鮮活個體與長江的深情對話,拉開了長江流域文明傳承的多彩畫卷。

《因為長江》第一集“賦江”篇系統梳理了長江流域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的羌藏、滇黔、巴蜀、荊楚、湖湘、贛皖、吳越七大文化區域概貌,展現長江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和傳承載體的歷史脈絡。
在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匯成沱沱河的初始脈動,見證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的早期交融;橫斷山間,金沙江切割出壯麗峽谷,古滇青銅器融合中原、巴蜀、夜郎與本地特色,展現多民族文化的碰撞與共生;四川盆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天府之國綿延千年的富庶與巴適,三星堆、金沙遺址依水而興,彰顯古蜀治水智慧;荊楚廣野,尊龍崇鳳、鑄鐘造鼓,以浪漫與求索為精神底色;湖湘沃土,萬年稻作文明孕育出經世致用、“敢為天下先”的擔當氣魄;贛皖之間,景德鎮瓷釉彩流轉,凌家灘玉星芒璀璨,盡顯江河文化的婉約與厚重;吳越之域,物阜民豐,人文薈萃,舟楫往來,乘風破浪,與世界相連,與古今對話。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不僅哺育了流域內的億萬兒女,更以其豐沛資源與交通之利,激發出中華民族的創新創造偉力。這份血脈相連的磅礴力量,自古及今,奔涌不息。當下,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對流域文脈的系統梳理與活化傳承,長江經濟帶建設將黃金水道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這些當代實踐,既延續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古老智慧,也彰顯著新時代對母親河的珍視與守護。

今晚,讓我們跟隨《因為長江》第一集“賦江”篇鏡頭,從一片雪花的輕盈,看見一條大江的綿長;從一滴融水的澄澈,見證千年文明的璀璨。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芒果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