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0月29日訊(通訊員 武維利)惠老市集前人頭攢動、精彩表演綻放銀發風采、營養課堂干貨滿滿……10月29日上午,“樂享銀齡生活?激活消費新動能”長沙市養老服務消費活動暨天心區敬老月活動,在裕南街街道碧沙湖社區舉行。活動以“娛、食、住、行”為核心,通過文藝展演、專業講座、惠老集市等形式,既展現天心區養老服務成果,更搭建起養老服務與消費融合的橋梁,為轄區老年人送上涵蓋精神滋養與生活便利的“重陽厚禮”。
政企聯動搭平臺,傳遞敬老溫情?
樂樂藝術團帶來的暖場歌舞《幸福來》拉開活動序幕,歡快的表演點燃現場氣氛。勤奮藝術團的傘舞《煙雨江南》,以優美舞姿勾勒東方詩意;國英模特隊的走秀《百鳥歸巢》,用優雅步伐詮釋“銀發之美”,贏得陣陣掌聲。湖南省營養學會理事、長沙市中心醫院副主任營養師彭喜春帶來的《老年營養膳食微課堂》,以生活案例和實用建議,為老年人科普健康飲食,反響熱烈。德望藝術團的非洲鼓表演《反詐防騙陣線聯盟》,將反詐知識融入節奏,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平安公開課”。?

活動中最動人的環節,是“護理服務之星”慰問儀式。長沙市民政局四級調研員吳宏偉與湖南快樂老人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快樂老人報社執行總編何谷,為肖康妮、黃靜丹、彭博文等10位一線優秀護理員頒發慰問品。

最后,領導與嘉賓上臺共同啟動養老服務消費活動。
需求為導向,構建“四位一體”服務新格局?
“面對中度老齡化的現實挑戰,天心區始終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致力于打造高效協同的‘養老操作系統’。”天心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周湛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天心區堅持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通過政策引領、模式創新、科技賦能,成功構建起“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專業支撐、醫養相結合”的四位一體服務格局,推動養老服務從“人找服務”向“服務找人”轉變。
在服務設施建設方面,天心區創新推出“整街運營”模式,在裕南街等3個街道率先試點,整合養老資源打造“家門口養老綜合體”。截至目前,全區建成15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85個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站,18個老年餐廳與58個助餐服務點,基本實現助餐服務社區(村)全覆蓋,累計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免費送餐超1.1萬人次,發放助餐補貼119萬元。服務供給方面,為特殊困難老人提供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4.8萬次,實現特殊困難老年人巡訪全覆蓋,率先完成養老機構消防審驗,為4400名特殊困難老年人建立能力評估檔案,政策實、覆蓋廣、保障強的特點獲好評。
?
文化養老與醫養聯動是天心養老的鮮明特色。全區開設33所老年大學,設136類特色課程,3500余名老年學員學習聲樂、智能技術等知識,實現“老有所學”;嘉和社區文藝團隊將政策科普編成快板、情景劇,南城社區“愛晚”志愿服務隊投身基層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為”。醫養融合上,華月湖社區等通過養老服務站串聯醫療資源,提供健康管理、急癥救援等服務,曾創造一小時內完成老人急癥送醫的“生命救援”紀錄,讓養老服務有溫度更有速度。
敬老月持續發力,多元舉措惠及萬千長者?
本次主活動是天心區2025年敬老月系列主活動之一。整個10月,天心區圍繞“服務老人、激活消費、共建生態”三大重點,策劃了養老機構主題開放日、老年助餐體驗活動、適老化改造政策宣講、智慧養老產品推廣等多項活動,讓敬老愛老的氛圍滲透到社區角落。

惠老集市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持續為老年人提供消費便利。養老機構推出專屬優惠套餐,愛心商家提供消費折扣與便民服務,適老化產品企業展示智能助行器、便捷廚具等,幫助老年人擁抱智能生活。同時,各街道社區同步開展政策咨詢、反詐宣傳、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針對獨居、空巢老人上門慰問幫扶,確保敬老服務無死角。?

展望未來,天心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進五大重點任務:2026年完成區公辦養老中心建設,2030年實現全托養老服務街道全覆蓋、機構養老床位超3000張;推進認知癥照護機構建設,實現特殊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等“五個全覆蓋”;搭建三級智慧養老平臺,建成智能化養老院與示范智慧社區;培育“醫療+養老”“文旅+養老”新業態,打造南部融城健康養老基地;實現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100%,探索居家養老消費引導金制度,激發銀發經濟活力。?
“活動有期,敬老無期。”天心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耕養老事業,優化服務供給,讓每位老年人在“身邊、家邊、周邊” 享受優質養老服務,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蔣玉青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