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比我的命還重要!”當兒子試圖清理家中堆積的保健品時,72歲的龍大媽情緒失控地哭喊。在她眼中,這些瓶瓶罐罐是能防衰老、抗癌的“靈丹妙藥”;而在子女看來,這卻是榨干母親畢生積蓄、撕裂親情的“毒藥”。這觸目驚心的一幕,正是當前老年保健品消費騙局危害的真實寫照。

近日,花垣縣市場監管局針對老年保健品市場亂象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保健品銷售門店12家,成功查處3家涉嫌虛假宣傳、誘騙老年人高價消費的門店;其余9家門店完成整改規范,其中2家主動關停、3家轉為普通零售,剩余門店通過加裝監控、全程記錄等方式徹底改變經營模式。
龍大媽是一名退休教師。半年前,她在街邊接到“怡佳理養生堂”店員遞來的傳單,“免費領雞蛋”幾個大字瞬間吸引了她的注意。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走進了這家裝修溫馨的門店。一進門,熱情的“健康顧問”就迎了上來,一口一個“干媽”叫得親切。工作人員不僅記得她的生日,還經常打電話噓寒問暖,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關懷。然而,這份“溫情”背后卻暗藏玄機。
在取得信任后,龍大媽被邀請參加“老年養生課堂”。課堂上,所謂的“專家”慷慨激昂地宣講一款名為“生命能量液”的產品,聲稱其采用高科技,能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甚至癌癥。在“不吃藥、不打針,包治百病”的誘惑下,龍大媽徹底被洗腦。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龍大媽的兒子痛心地說:“母親開始把每月的退休金全部投入購買這些產品,家中保健品堆積如山。更嚴重的是,她因迷信這些產品的功效,擅自停用了醫生開具的藥物,導致病情加重。”
花垣縣市場監管局辦案人員通過梳理案件,深入剖析了不法商家的固定套路,其手段可總結為“三板斧”。
第一招:情感攻勢。銷售人員通過日常問候、幫忙做家務、陪聊解悶等方式,精準填補老年人的情感空虛,刻意營造“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依賴關系,以此建立信任基礎。
第二招:恐嚇營銷。利用老年人對疾病與衰老的天然恐懼,通過所謂的“免費體檢”篡改數據、夸大健康風險,制造并不斷強化老人的健康焦慮,讓老人陷入“不買不行”的心理恐慌。
第三招:虛假宣傳。將成本僅幾十元的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精心包裝成運用“納米技術”“基因工程”甚至“航天科技”的高科技產品,并公然宣稱其能治療多種疾病。

“這些所謂的‘神藥’,多數連保健品批準文號都沒有,本質上是普通食品,完全不具有任何治療功效。”花垣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強調,“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將價值極低的產品以數千元甚至萬元的高價出售,非法牟取暴利。”

面對日益猖獗、群眾反映強烈的保健品騙局,花垣縣市場監管局黨組高度重視,以“零容忍”的態度部署專項整治,創新采用“預先偵查、協同作業、同步執法”的立體化打擊模式。
在關鍵的暗訪摸排階段,專案組派出經驗豐富的執法人員,化身普通顧客潛入涉事門店內部。調查發現,這些店鋪多選擇在清晨時段組織“養生課堂”,以簽到送禮、免費體驗等為誘餌吸引老年人。店內通常設有隱蔽的“小課堂”,通過播放精心剪輯的宣傳視頻、安排“專家”現場授課等形式,對老年人進行洗腦式推銷。
“這些場所往往戒備森嚴,有專人看守,非會員嚴禁入內。”參與暗訪的執法人員透露,“他們甚至要求老人對子女保密,這給前期取證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在掌握充分證據后,縣市場監管局迅速啟動部門聯動機制,聯合縣公安、衛健等部門協同作戰,形成執法合力。行動當日,專案組兵分多路,對鎖定的3家門店同時展開突擊檢查,迅速控制現場負責人及核心員工,依法查封賬本、銷售單據、宣傳資料及庫存產品,完整構建了環環相扣的違法經營證據鏈并依法進行查處。
此次專項行動有力震懾了保健品市場的違法經營,初步凈化了消費環境。花垣縣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表示,規范市場秩序仍是一項長期任務,該局將持續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堅持露頭就打、重拳整治。以案件為線索,向上追溯產品源頭,向下排查關聯門店,實施“一案多查”,力求徹底鏟除非法經營土壤。同時將保健品門店列為重點對象,加強常態化巡查,并深入開展社區防騙宣傳,通過以案說法提升老年人辨別能力。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蔣玉青
來源: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