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以來,自貿雨花區塊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超440億元,其中對非貿易110億元,年均增速38%——
開放橋頭堡,“非”比尋常熱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曾楚禹 萬麗君
10月28日至31日,2025非洲國際農業博覽會在肯尼亞內羅畢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這是非洲大陸規模最大的農業專業展會之一,也是湖南依托國家資源,推動“展會出?!钡氖痉稑颖?。
本次博覽會由雨花區內企業湖南紅星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牽頭執行主辦。這是湖南首次以會展企業為主體,讓國家戰略通過市場路徑落地非洲,充分彰顯湖南擔當、雨花作為。
長沙市雨花區是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的承載地,也是湖南對非經貿合作的“橋頭堡”。2020年9月揚帆起航以來,自貿雨花區塊以占長沙萬分之五的土地,累計貢獻超過440億元的進出口總額,其中對非貿易額突破110億元,年均增速達38%,成為湘非經貿合作的高地。
雨花區委書記黃軍其說,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在自貿雨花區塊先行先試,湘非經貿文化交流共振故事在雨花區不斷上演,雨花開放發展的廣度、深度、熱度全面提升。
經貿熱涌,一浪高過一浪
10月18日,位于雨花區高橋大市場內的湖南省、長沙市重點建設項目——中非經貿總部基地迎來建設新節點:其SOHO辦公及商業裙樓首次開盤,一天內成交金額突破億元。建成后,這里將成為非洲企業在長沙的區域總部基地。
此前10天,來自非洲25個國家的61名僑領僑商、10名非洲國家在中國的商協會代表等組團訪湘,首站便來到位于雨花區的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和湖南出口產品集聚區。
在這里,他們實實在在感受到湖南對非經貿合作的市場活力。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53個非洲建交國產品全覆蓋,是國內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非洲國別館集群。湖南出口產品集聚區,六層空間聚集了25個湖南市州特色館,370余家工廠成為“湘品出?!钡膹娏σ?。
跨越山海的相遇,結出豐碩成果。雨花區8個項目當場“牽手”非洲,涵蓋物流運輸、加工制造、重點設施建設、運河疏浚、農業商貿和展覽展銷等。
長沙市(雨花區)湘非經貿促進大使、南部非洲“一帶一路”總商會會長莊斌武說,非洲目前正處于基建和農業高速發展階段,湖南在這方面優勢明顯,可以與非洲產業形成良好對接。
雨花區精準聚焦優勢資源與廣闊非洲市場,涌現一浪高過一浪的中非經貿熱潮。
今年6月,自貿雨花片區管委會與義烏市湖南商會簽署戰略協議,接入義烏非洲專線物流網絡,湘品入非運輸成本可降低20%以上。
搭乘“湘瓊合作”東風,落戶自貿雨花區塊的吻野(湖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海南湘瓊先進制造業共建產業園投資建設中非經貿合作(海南)堅果加工國際示范園,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3億元,產品出口10個國家、貨值1500萬美元。
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高橋分展館累計舉辦專題活動及巡館考察45場次,吸引參展商和采購商超1.7萬人次,觀展人次首次突破7萬;共計簽約44個項目,簽約數同比增長29.4%,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目前分展館保持常態化運營,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經貿合作開放平臺。
文化熱融,從經常體驗到日常生活
“咚咚咚……”清脆的非洲鼓點在中非研學基地響起。國慶中秋假期,這里成為孩子們探索非洲文化的樂園,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作為深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中非研學基地圍繞“認識神秘非洲、體驗非洲文化、走進中非貿易、中非湘約共贏”四大體系,打造“文化探索、手工創作、互動體驗、自主探究”四種不同類型的20多門精品課程。
從經貿往來延伸到文化交流,非洲文化悄然融入長沙市民的生活日常。
每逢節假日,不少長沙市民來到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親手制作非洲圖騰、學習斯瓦希里語,通過場館定期舉辦的非洲文化節、藝術表演等活動,感受獨具魅力的非洲風情。
近年來,湖南不斷拓寬人文交流渠道,與非洲有關國家共締結正式友城12對,簽署意向友城12對;建立14個市州與非洲國家對口聯系機制。
在湘非文化交流共融中,雨花區勇當先鋒。自貿雨花區塊企業湖南湘湘貓漫科技有限公司原創“山貓吉咪”系列動畫,累計在30多個非洲國家播放。2024年5月,湘湘貓漫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開辦了第一家“山貓功夫”武館,不但讓非洲孩子們直觀感受到中國原創動漫的趣味,也讓武術文化拓展至更多非洲國家。
中國文化“出海”,非洲文化走進來。每逢周二、周四,雨花區高橋大市場社區和中南院社區的居民們,隨著非洲鼓的節奏搖擺起舞。中非研學基地的老師,將原汁原味的非洲風情舞課程送進社區,推動非洲文化深度融入居民日常、“可觸可感”。
助力中非文化交流,今年自貿雨花區塊引入中非語言服務中心,覆蓋中醫、語言服務、農業三大領域,“隨叫隨到”的“AI翻譯官”,為文化交融架起語言互通橋梁。
交流熱聯,打開一扇讀懂湖南的窗
9月16日,全球擁有2.6億粉絲的國際網紅“無語哥”卡比·拉梅(Khaby Lame)來到雨花區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參觀。
在常設展館內的塞內加爾館,“無語哥”與來自迪拜的網紅博主“伯虎夫婦”驚喜相遇。同為中非國際傳播聯盟(長沙)的國際傳播推薦官,雙方圍繞長沙特色話題,熱烈交流起關于未來共創內容的思路。
展館內的非遺互動環節,長沙寶慶瓷刻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金鐸向“無語哥”現場演示瓷刻制作過程,還邀請其共同完成一幅“無語哥”表情包玻璃畫。
這場東西方文化的精彩碰撞,通過網絡傳向世界,展現長沙的開放姿態。
隨著擴大免簽“朋友圈”等一系列便利外國人來華政策落地實施,“China Travel(中國旅游)”話題在海外社交平臺熱度高漲。作為高水平開放平臺,雨花成為世界了解湖湘文化、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的“第一窗口”。
湘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手中針線遇上非洲咖啡醇香,中建五局海外工程故事通過網絡大V鏡頭傳向世界,中非文化交流熱聯的故事,在雨花區國際傳播聯盟平臺不斷涌現。
非洲木雕前,游客高舉手機拍照打卡;剛果(金)蝴蝶畫展位旁,采購商正與展商深入洽談;璽悅鮮花的展臺上,來自肯尼亞的玫瑰嬌艷欲滴……
“飛夢雨花”的開放故事,正在精彩續寫。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