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華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余,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近日,中國大陸音樂人王搏以臺灣民進黨籍民意代表王世堅以往視頻為素材創作的歌曲《沒出息》在兩岸爆紅,連國臺辦發言人都在新聞發布會上化用其歌詞回應議題。
王搏的創作起點是王世堅質詢時的幾句話語,這些話語本承載著具體的政治語境,但王搏敏銳捕捉到其中超越場景的戲劇張力:“從容與狼狽”的強烈反差、“怒斥與哽咽”的情緒沖突,以及“沒出息”這個詞自帶的市井批判感。他并未簡單拼接素材,而是通過電子樂的節奏卡點,將質詢時的語氣起伏轉化為音樂的強弱律動,讓語言的情緒質感與旋律精準契合。
更精妙的是對歌詞意象的深度拆解與重構。歌詞里“從從容容”與“匆匆忙忙”的對比,是對理想生活與現實困境的精準概括。前者是人們對“遇事不慌、掌控節奏”的普遍向往,后者則是當代人在生活里踏實前行的真實足跡。而“沒出息”這句口語化的斥責,更是戳中了不同群體的情緒痛點:它既可能是長輩對晚輩的期盼,也可能是人們的自我調侃。王搏沒有局限于原話語的特定指向,而是將這些意象從具體場景中抽離,與“連滾帶爬”“睜眼說瞎話”等充滿生活氣息的表達結合。這種表述成為對每個人認真活著的真實描摹,讓人們能在歌詞里看見自己。同一個詞匯在不同群體那里獲得了個性化解讀,原來的話語不再是單純的情緒宣泄,更成了能容納多元心聲的“情感容器”。
在《沒出息》的加長版,王搏加入了原創Rap,歌曲的情感層次更顯豐盈。如果說前半段的素材改編是對“沒出息”狀態的解構,那“鄉音未改依舊很濃,卻忘了家鄉的面容;為你留了一盞燈,一直在等啊等”這句原創歌詞則完成了情感的升華。它將個體漂泊的悵惘升華為對根脈的眷戀,讓歌曲從對他人的嘲諷,轉向對自我的觀照:承認“連滾帶爬”的狼狽,守住“留燈等待”的溫情,讓作品在魔性之外多了深沉溫情。這樣的處理,讓作品跳出了簡單的情緒宣泄,具備了治愈人心的力量。
剖開《沒出息》的走紅密碼,會發現它的熱度并非偶然,而是王搏多年創作理念的集中體現。回溯他的作品序列,2021年《窮叉叉》以趣味拼接打破音樂創作的嚴肅壁壘;2024年的《帽衫》以細膩的情感表達,將一件舊衣服背后的回憶與思念寫成歌;直到如今的《沒出息》,他再次拓寬創作邊界,以公共話語為素材進行創作。貫穿其中的,是王搏“萬物皆可寫成歌”的創作信條。街頭的一句閑聊、衣柜里的一件舊物、人們掛在嘴邊的自嘲,甚至是那些被忽略的小情緒,都是他的創作素材。他的音樂成了普通人喜怒哀樂的“收納盒”。
當潮水漸漸褪去,《沒出息》會被淡忘,但它在這個時代,曾成為連接人心的紐帶,讓人們暫時放下分歧,在共同的情緒中讀懂彼此的喜怒哀樂。這或許就是“沒出息”背后,真正的“出息”。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