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年英
據說,在湘潭讀書界,我的書房是有些小小名氣的,因為我常常躺在書房的搖椅里自拍。我本來想表達的是一種愜意的悠閑生活,但拍下來的圖片卻無意中暴露了我搖椅背后的大量藏書,所以在讀書的江湖上有些傳聞。
我的書房里一共有多少藏書呢?不知道。我沒數過。估算是在兩萬冊左右。因為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號稱有一萬多冊藏書,但我去他家參觀了,說實話,他的書不及我的一半。所以,如果他有一萬冊的話,我起碼有兩萬冊。
都有些什么書呢?什么書都有。
我的藏書很雜。差不多只要是文科的書,我能看得懂的書,都會收藏。但大體來說,又集中在這三個方面:一是文學類書籍,這是收藏得最多的圖書種類,歷代文學名著我差不多都收齊了,還有那些不怎么著名的作家的作品,我也有不少;二是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民間文學類圖書,這類圖書也很多,幾乎占了我書房的大半壁河山,畢竟我是教這類課的嘛;三是攝影和畫冊,這類圖書我也非常多,不僅多,而且書籍開本都很大,很占地方,這類圖書我沒專門的書架來裝,只好擺在書房中間的空地上,開始幾年只有幾十上百冊,還好,現在已經堆滿了整整一屋子,書房的空間幾乎全部被占領了,連書桌也放不下了,我的書桌只好轉移到了臥室的窗臺下。
我家藏書雖多,但我不是藏書家。我這些書,都是我早年在全國各地旅行時買下來的。我過去到任何地方旅行,風景區我是不去的,我只去書店,哪里有書店我都會去拜訪,而只要我一走進書店,出門時我必定會帶走一大包書。就像蜜蜂那樣,我把這些書大包小包地買回來,放在家里,慢慢地,書房就裝不下了。
年輕的時候,我就渴望著能擁有一個自己的書房。這里有個故事。我年輕時談了一個女朋友,那女友漂亮的外表實在吸引我,但更吸引我的,是她家眾多的藏書。我當時心想,只要跟她結婚,這輩子就有看不完的書了。遺憾的是,后來我跟那女子并無緣成為一家人,但卻因此激發了我對早日建立自己的書房的強烈欲望。我不抽煙,不喝酒,不買衣服,甚至,也不請客吃飯,我把所有的余錢,都用來買書。沒過幾年,我的書就多得沒地方放了。
我當單身漢時,只有一間9平方米的房子,我就把一些不會經常看的書打包做成床墊,然后睡在書上,另外那些需要經常看的書,就堆在床的周圍。有朋友來看望我,總擔心那些書說不定什么時候會倒下來埋葬我,我說不要緊的,被書埋葬,也是幸福的。
我后來因工作調動了幾個地方,先是從貴州到福建,再從福建來到湖南,每次搬家,我都沒有家具,只有書。搬家公司看到我沒什么家具,最初開出的搬家價格都不高,但后來真正搬動那些書時,他們就感覺上大當了,要求加錢,我同意,給他們加錢。
我調到湖南后,分到了145平方米的房子(在福建是165平方米),這是實實在在的居住面積,沒有公攤,四室兩廳兩衛一廚,我除了有一間完全是書的書房,其余的房間也都裝滿了書。我們家是不裝修的,就用書架來裝修四面的墻壁。很多朋友來到我家,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書多。
“天啊!那么多書!看得完?”這是他們經常發出的感嘆和疑問。
我說絕大多數都沒看。
“那你買來干什么?”
“喜歡。”
對,就是喜歡。我說了,我這人,沒別的愛好,就只喜歡買書。可以說是買書成癖。從前是把逛書店當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現在是把網購當成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以至于到了一天不買書,心里就發慌的程度。
書多成災,我在家里已經待不下去了。現在,我被我買的書擠出了家。我在辦公室里又開辟了一個新的書房。在這個空間里,我只擺放了一百來本書,我心里的打算,是把這一百來本書認真看完,就很不錯了。但是,剛寫到這里,我的手機鈴聲又響了,是一條網購的新書到貨的短信。我知道,要不了多久,這個書房空間也會很快被新的圖書占領,我到時候去哪里棲身,還真是個大問題。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出版作品四十多部。)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