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王振亞 通訊員 陳蘇寧
近日,全省村(社區)干部示范培訓班(第二期)在郴州市北湖區華塘鎮塔水村舉行。作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美麗鄉村和文明村,塔水村以“強堡壘、強治理、強產業”的實踐經驗,為參訓學員展示了特色鄉村發展路徑,成為本次培訓的生動案例。
強堡壘,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作為黨員,咱們就得沖在前面!”在塔水村,這樣的話語時常能從黨員口中聽到。塔水村始終將建強基層黨組織作為推動發展的核心引擎,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8個黨小組,98名黨員成為引領發展的中堅力量。
為匯聚發展智慧,村里有效整合黨員干部、群眾代表等資源,定期舉辦茶話會,共商“塔水發展模式”,不少好點子、好思路就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產生。
“曹揚成講習所”是塔水村極具特色的黨建品牌。老黨員曹揚成精神矍鑠,每次開講都吸引眾多村民前來聆聽。如今,像他一樣德高望重的老黨員經常結合自身經歷,將黨的政策與基層自治、法治、德治實踐相結合,用接地氣的語言傳遞正能量,涵養文明鄉風。
走進該村,21個黨員示范崗格外醒目。在北湖機場項目征地這一重大任務中,黨員干部帶頭攻堅,挨家挨戶講政策、聽訴求,短短一周內就完成2000畝建設用地征收,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塔水速度”。在產業發展一線,黨員帶頭或參與組建黃金梨、草莓、苗木、烤煙等4個省級示范合作社,帶動發展農家樂20余家,成功流轉土地3200畝,農業產業發展活力滿滿。
強治理,打造宜居美麗村莊
走進塔水村,干凈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民居、清澈見底的河渠,讓人仿佛置身于美麗花園中。這一切,都離不開該村在鄉村治理上的積極探索。
村里創新推出“五步工作法”,從問題收集、方案討論、民主決策、組織實施到效果評估,每一步都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村里還以修訂村規民約、規范村民建房為抓手,不斷凝聚自治力量,讓村民們主動參與到治理中。
在村居環境整治中,塔水村采取政府引導、群眾參與、貨幣補償、拆舊建新等方式,村民積極響應,主動拆除舊房,騰出宅基地147畝,新建民居520棟,居住條件極大改善。同時,村里大力實施“雪亮工程”,85盞路燈照亮村民回家路,并實現主干道和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
此外,塔水村持續開展河道治理與環衛整治20余次,拆除各類老舊廢棄建筑6萬余平方米,完成改廁70棟,還投入2000余萬元建設7個生活污水處理池,實行雨污分流。
強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塔水村村民曹東海曾乘飛機到北京,并在天安門廣場拍下了一張珍貴合影。這份“首都之約”,是他年輕時不敢奢望的幸福。
在塔水村,60歲以上老人幾乎都有坐飛機的經歷。從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拮據,到如今“說走就走看世界”的從容,改變得益于該村深耕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村民的口袋越來越鼓。
塔水村著力構建“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足不出戶就能上班掙錢。在鄉村旅游方面,村里聘請省級文旅專家全程策劃,成立“郴州市鹿嶺鄉村旅游觀光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28棟民居、民宿、客棧及農家餐廳,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
此外,村集體主導組建物業管理公司,不僅服務本村,還將業務范圍擴大到了周邊區域。其下屬勞務公司承接各類建設工程,為200余名村民解決就業問題,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