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11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秦緒娟)即將立冬,氣溫逐步降低,電熱毯、暖手寶、熱水袋等成為老年人的常用品。湖南航天醫院創傷骨科醫生提醒,老年人皮膚薄、痛覺弱,低溫燙傷如40℃至60℃低熱長時間接觸易被燙傷,而燙傷后自行不科學的處理,可能加重對健康的損害。
近日,73歲的張爹爹(化名)不慎被取暖設備燙傷了右腿,老人在家自行涂了燙傷膏。沒想到,水泡很快破潰流膿,創面發黑結痂,他疼得整夜睡不著覺,連腿都抬不起來,家屬將其緊急送往湖南航天醫院。該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孫赟接診后檢查發現,患者燙傷部位覆蓋著黑色藥物,已出現痂下積膿、下肢明顯紅腫,感染指標顯著升高。更棘手的是,老人患有3級高血壓(極高危),還伴有低鉀血癥、低蛋白血癥。嚴重燙傷+感染雙重打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敗血癥,甚至面臨截肢風險。
隨后,該院創傷骨科團隊為患者制定了“先控感染、再修創面”的分階段治療方案,先給予強效抗生素抗感染、消腫、換藥及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穩定患者全身狀況。接著,施行右小腿右踝清創+VSD負壓吸引術,徹底清除壞死感染組織。隨后,完成右大腿取皮+右小腿植皮術。手術順利,移植的皮片存活率、創面愈合均良好。
護理過程中,每天上午8時,護士會準時來到老人病床前,小心翼翼助其調整體位和抬腿訓練,為老人做腿部按摩,以預防血栓形成。考慮到老人牙口差、消化弱,需要補充蛋白質促進創面愈合,醫護人員特為其定制“高蛋白軟食方案”。同時,對老人進行疼痛管理與心理疏導,助其康復。經過近一個月的系統治療和精心護理,張爹爹的燙傷創面愈合,感染指標恢復正常,能拄著拐杖緩慢行走了。
該院副主任醫師劉宗敬提醒,老人一旦發生燙傷,病情進展快、恢復難度大,建議家屬發現后立即將其送醫,切勿自行處理,以免延誤治療。同時,冬天取暖要注意以下三點:電熱毯選自動斷電款,睡前預熱1小時就關;暖手寶套厚絨套,做到不貼身;取暖器離身體≥30厘米,別盯著一處烤。
特別提醒的是,要警惕“無痛信號”。重點查老人小腿、腹部、腳踝,若出現紅斑、水泡,哪怕老人說不疼,也可能是燙傷,別等癥狀出現再就醫。在家處理時記住以下幾點:輕度紅腫,用20℃至25℃溫水沖10分鐘,涂醫用燙傷膏;起水泡或破潰時,用無菌紗布蓋好,1小時內送醫治療;別涂牙膏、醬油,也別自己挑水泡,避免加重感染。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