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短綠波帶”增至234條,市民可撥打122申請
綠波帶護航緊急生命通道
長沙晚報11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在長沙街頭,一場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救援時常上演——警車開道鳴笛,沿途信號燈綠燈放行,危重患者得以在最短時間內抵達醫院。這背后,“綠波帶”這一智能交通手段功不可沒,它既是守護生命的“綠色通道”,也是提升市民日常通勤效率的“交通利器”。
記者從長沙市公安局交管支隊指揮調度大隊了解到,為減少停車次數和等候時間,長沙通過“雙降行動”,采取小周期、拆分等措施對原有“綠波帶”進行“瘦身”優化,打造“短綠波帶”,目前“短綠波帶”增至234條,“綠波帶”平均路口數由7個降至5個,平峰時段通行效率顯著提升。
溫暖救援,“綠波”屢立奇功
“我車上有個病人快不行了,要去旺旺醫院!”10月26日14時20分,長沙遠大路農園路交叉路口,一臺面包車突然停在執勤交警身前。交警探頭一看,車后座上一名女性閉著眼睛斜靠在車上,面對同車人呼喊毫無反應,手腳不受控制地抖動。情況緊急,巡邏輔警羅水清迅速駕駛警車開道護送。在分控中心“綠波”開道保障下,原本20分鐘的路程僅僅花了5分鐘,為搶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
時隔一天,10月27日,望城區雷鋒大道騰飛路口,一名頭部出血、意識昏迷的工人需送往長沙市第四醫院(濱水新城院區)。當時沿途路口密集、車流較大,民輔警駕駛警車開道的同時,指揮中心實時調控信號燈開啟“綠波”,讓救援車輛一路暢行,快速抵達目的地。
這些緊急救援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綠波帶”的智能支撐。長沙市公安局交管支隊指揮調度大隊民警劉俊介紹,“綠波帶”本質是道路連續交叉口交通信號的協調控制,核心目的是讓行駛車輛少遇紅燈甚至不遇紅燈,只要按照建議時速行駛,就能一路順暢通過。
在指揮調度大隊的信號控制平臺前,劉俊現場演示了“綠波”啟用流程:只需選定目標路口、明確通行方向,一鍵即可啟動多路口信號燈同步協調。“目前長沙城區絕大部分信號燈已實現智能聯網,可遠程實時調控,為緊急救援提供快速響應保障。”
“‘綠波帶’主要用于危重病人、臨產孕婦等緊急送醫場景,高考等特殊節點也會按需啟用。”劉俊透露,當前長沙平均每天會處理三四起類似緊急警情,“綠波帶”與警車開道的默契配合,成為保障生命通道暢通的關鍵力量。
日常通勤,綠波帶成“加速器”
“綠波帶”的作用不止于緊急救援,更深度融入市民日常交通,成為提升通行效率的“硬核利器”。
此前,長沙芙蓉北路興隆路至興旺路路段曾讓市民頗為困擾——8公里路程密集分布14處信號燈,高峰時段市民通行需花費近20分鐘,中途要停車等紅燈七八次。
為改善這一狀況,交管部門多措并舉:更換智能聯網信號機,實現上下游路口信號聯動;完善輔道左轉、非機動車信號燈,解決主輔道“搶道打架”問題;整改行人二次過街信號燈,增加過街次數、縮短路口周期,減少行人和機動車等待時間。同時,交管部門還根據路段交通特點,將其拆分為兩段定制“綠波”方案:興旺路口至高沖路口巧用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縮短周期,新安路至興隆路設計雙向“綠波帶”,最終讓該路段行程時間縮短30%,停車次數銳減至二至四次。
緊急情況,撥打122申請“綠波”
那么,市民遇到緊急情況該如何申請“綠波”開道?劉俊給出明確指引:可直接撥打122報警電話,或向路面執勤交警求助。求助時需清晰說明三項關鍵信息:車輛型號、顏色、車牌等標識信息,當前所處方位和目的地醫院,以及行駛方向及路線。如果求助車輛跨區行駛,或為外地來長車輛,將由長沙交管支隊統一調度,確保快速抵達目的地。
劉俊說,特別感謝市民在救援過程中的主動讓行:“每一次順利護航,都離不開市民的配合與體諒,這份溫暖讓城市更有溫度。”
長沙交警提醒,駕駛員需遵守交通規則、按設計時速行駛,避免違停、隨意穿插等行為,才能更好享受“綠波”暢行體驗。
從緊急救援的生死競速到日常通勤的省時省心,長沙“綠波帶”用智能調控串聯起民生需求,既為生命開辟綠色通道,也讓城市交通更高效順暢,彰顯著這座城市的速度與溫情。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