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黃欣然 盧嘉俊
5年來,不沿邊、不靠海的懷化邁入“陸港時代”,譜寫內陸港口城市乘風破浪的新樂章;“5+10”現代化產業體系千帆競發,織就大湘西山城的經濟錦繡;文旅產業乘勢而上,“福地懷化 懂你如家”的城市品牌溫情“出圈”……
“十四五”期間,懷化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扎實做好“港產城旅”四篇文章,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大
懷化國際陸港今年累計發運班列突破千列大關,較去年提前近2個月;泰國龍眼借助鐵路冷鏈網絡涌入國內年貨市場,運輸頻次從“兩天一柜”提升至“一天一柜”……
連日來,懷化國際陸港建設捷報頻傳,懷化正將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作為重要戰略目標,全力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懷化是湖南的“西大門”,也被視為省際邊緣。地理位置雖無法移動,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格局卻可以不斷拓展與革新。
過去5年,懷化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東線重要節點城市建設的戰略機遇,舉全市之力加快建設懷化國際陸港,打造中部地區對接RCEP和東盟的重要戰略平臺。
截至目前,懷化國際陸港已開通196條國際國內線路,形成7條國際物流大動脈,輻射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216個港口及站點,西部陸海新通道70%的貨物經懷化南下東盟,加快形成了“依托雙通道、對接兩大洋、服務雙循環”的開放新格局。
以港興城、城興業聚,懷化的目標并不僅僅是開放通道的打通,而是如何讓更多企業便捷“出海”、共享發展機遇。
懷化以箱包皮具產業為主導,綠色食品、現代物流等多元產業為支撐的“1+N”臨港產業體系蔚然成勢——“國際箱包之都”產業園、中國供銷·懷化“三農”產業園、智慧冷鏈數字化物流中心等產業項目陸續投入運營,順豐、怡亞通等一批物流頭部企業紛紛落戶。
黔陽冰糖橙、新晃黃牛肉、靖州茯苓等本地、本省特色農產品更是依托陸港加速“出海”,2024年港區總產值達到961億元,較2020年增長48%。
現代化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11月6日,會同連山工業園箱包全產業鏈——拉鏈二、三期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塔吊聳立;不遠處的湖南享同實業箱包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分揀、封裝、貼單,一批批新款箱包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以湖南享同實業為‘鏈主’,會同箱包產業鏈零部件自主配套率達82%,產品遠銷海外。”會同箱包產業鏈鏈辦主任林明介紹。
會同箱包走向全國、“箱”飄海外是懷化現代化產業集群加速崛起的一個生動縮影。
“十四五”期間,懷化著力構建“5+10”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集群發展,規模效應凸顯——
依托懷化國際陸港優勢,將箱包皮具作為臨港工業區主導產業來抓,短短兩年時間,完成拉桿箱包全產業鏈布局,集聚鏈上企業187家,總產值突破50億元,拉桿箱包入列全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依托茯苓、黃精等中藥材資源,引進廣藥集團、修正集團、華潤三九等知名企業,中醫藥產業鏈綜合產值達268億元,“南方中藥谷”集聚效應更加凸顯。
以企興“鏈”,以“鏈”興“群”。5年來,懷化強化“鏈式”思維,促進項目建設,共引進“三類500強”項目142個,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5%,排名全省前列;每條產業鏈重點扶持1至2家鏈主企業,帶動產業全鏈條、集群化發展。如,電子元器件產業鏈依托華晟、金升陽等龍頭企業,帶動鏈上規模企業達111家,成功入列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文旅興城“一路生花”
11月1日,通道侗族自治縣皇都侗文化村迎來成立30周年的喜慶日子,全村上下被歡樂點燃。該村1995年以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為契機建村,現已是國家4A級景區。
“侗家人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和淳樸的民風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來了就不想走。”來自長沙的游客蘇靈當天與村民一同加入慶典,早已流連忘返。
侗鄉風情醉游人,五溪風光引客來。“十四五”期間,懷化以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科技“兩個融合”為導向,全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初步實現從交通樞紐到旅游城市的轉型。今年9月,懷化更是借勢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成為爆火的旅游目的地。
五溪大地,“一軸四點”、雪峰山索道等文旅新地標開業就成為網紅打卡地,“三江一灣、四線多點”全域旅游新格局融合多元業態,廣大游客用腳投票,紛至沓來。隨后的國慶中秋長假,懷化接待游客總人次和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3%、94.8%,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文旅產業驅動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懷化堅持以“一座城”理念大力推動區域一體化,重點推進鶴城區、中方縣、懷化高新區、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三區一縣”融合發展,出臺實施全國首部促進一體化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城市能級顯著提升,“一站式”便民服務相繼推出,839項政務服務實現“跨域通辦”,城市運行實現智慧城管平臺“一網統管”。
與此同時,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化旅游品牌不斷擦亮,生態康養、鄉村休閑等特色旅游來勢向好。“家門口的路修好了,村里每年都會舉辦梨花節,游客越來越多。”洪江市大崇鄉石板橋村砂溪古村村民李田蘭在外務工多年,去年返鄉開了一間家庭餐館,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