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佳俊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人工智能等領域,目前年銷售額在2.3億元左右。”11月6日,婁底市利通磁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通磁電)董事長王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湖南的托舉。
王昀受邀參加湖南省委、省政府11月8日在四川大學舉辦的“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成都站專場招聘活動推介會。臨行前,他和記者分享起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至暗時刻”破局:政府雪中送炭,助企業絕處逢生
1999年夏天,從四川大學畢業的王昀,被分配至南京一家央企工作。2001年,他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職長沙一家央企,從車間主任一路晉升至總工程師。在周圍的人看來,王昀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擁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然而,王昀自己卻并不安于現狀。“在川大求學的經歷,不僅讓我打下了扎實的專業基礎,而且極大開闊了我的眼界。”王昀告訴記者,母校賦予了他探索未知、勇往直前的勇氣。
(王昀。采訪對象提供)
2006年,王昀毅然選擇辭職,回到老家婁底創辦了利通磁電,專注于軟磁磁芯及電子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創業之路并非坦途,王昀很快就遭遇了大坎。2008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利通磁電因主攻海外市場,受到嚴重沖擊,資金缺口達200萬元左右。
資金鏈一旦斷裂,意味著整個產線將要停工。如果不能按期交貨,不僅貨款打水漂,而且還要賠償巨額違約金。王昀將那段時間形容為自己人生的“至暗時刻”:“公司就像牢籠,寧愿在外出差,也不愿回去面對。”
王昀找親戚、朋友四處籌措資金,然而只不過杯水車薪。就在王昀陷入絕望之際,當地政府及時伸出了援手。
“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利通磁電拿到了200萬元的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振興扶持資金,以及湖南省科技廳‘火炬計劃’提供的80萬元幫扶資金。”王昀說,這兩筆資金如同雪中送炭,使得企業絕處逢生。
創新驅動突圍:自主研發填補空白,躋身行業龍頭
盡管已經畢業多年,但母校四川大學“嚴謹、勤奮、求是、創新”校風仍然深刻影響著王昀。
自公司成立以來,王昀始終將研發創新擺在第一位。公司團隊以技術攻堅為突破口,逐步打破國外壟斷。
2015年,利通磁電被列入湖南省工信廳發布的產融合作制造業“白名單”,獲得2000萬元無抵押貸款支持。這筆資金為企業注入了強勁動能,通過添置先進設備、擴張產線,公司產能迅速提升,2018年銷售額從6000萬元躍升至1.5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利通磁電生產車間。采訪對象提供)
“與此同時,稅收優惠、貸款補貼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的疊加效應,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王昀向記者介紹,近幾年,公司專注于產品創新與市場開拓,接連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自主研發的非晶納米晶軟磁材料成功實現進口替代,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2011年,利通磁電被認定為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利通磁電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技術實力,利通磁電逐漸成為華為、比亞迪、美的、格力等世界500強企業的長期合作商,奠定了行業領先地位。
“現在看來,自己當初的選擇無比正確。”王昀說,希望能有更多優秀的學弟學妹來到湖南,共同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書寫屬于人生的精彩篇章。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