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優化跨區域協作機制,破除地域限制和監管壁壘——
湘鄂渝交界區市場監管“一盤棋”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王亮
湖南省龍山縣、湖北省來鳳縣、重慶市酉陽縣同處武陵山區腹地,地緣相近、山水相連,跨區域經營活躍。然而,長期以來三地市場監管缺乏資源共享和協同執法的機制,導致市場監管執法壓力大。
近兩年,龍山縣創新跨省聯動方式,通過聯合執法、數據共享和流域共治,有效破除地域限制和監管壁壘,實現“檢查同標、市場共管”,提升了監管效率,也促進了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
構建協同監管框架
夯實聯合執法基礎
“我們三地雖然分屬三省市,但地理相近,飲食、文化相同,尤其是我們龍山縣和來鳳縣,只隔著一條河,來往密切,跨省經營的特別多。”龍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三地經濟往來密切,給市場監管和執法帶來了難題。比如張某是來鳳縣人,但在龍山縣開店,兩地執法標準不同,執法人力成本高的同時,還容易產生監管漏洞。
如何有效提高三地的市場執法質效?既然人文、經濟猶如一體,那就把市場監管也“融合”起來。
經過實踐探索,2024年6月,三地簽署跨區域跨部門聯合監管合作協議,拉開三地市場監管“一盤棋”的大幕。
立足“依法實施、規范有序、協同高效、公開透明”原則,三地聚焦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管理、知識產權保護及工業產品質量等民生重點領域,共享數據,明確聯合抽查、交叉互查、異地邀請檢查等方式,實施聯合監管。
同時,定期開展聯合培訓與執法經驗交流,實現監管資源、信息及專家人才跨省共享,每年至少組織1次跨區域聯合雙隨機抽查,嚴格遵循省、市(州)統一的“兩庫”數據標準。
簡單來說,就是三地統一執法力量和尺度,建立在數據打通的基礎上,聯合組隊執法,這樣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龍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介紹:“通過聯合執法,實現了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既減少對企業干擾,又提升監管效能,還有效規避了‘人情’執法。”
數據統計,近兩年,三地共享數據15613條,聯合執法24次,發現問題67個,為群眾減少損失3000余萬元。
創新流域共治模式
深化跨區域執法實踐
酉水河是沅江最大支流,發源于湖北省宣恩縣酉源山,在沅陵縣注入沅江。從南到北,酉水河先后流經來鳳縣、龍山縣以及酉陽縣。三地也因為酉水河,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近兩年,建立在協同監管的基礎上,三地進一步創新酉水河流域共治模式,深化了跨區域執法實踐。
2024年8月,重慶酉陽縣聯合湖北來鳳縣、湖南龍山縣的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系統抽取6家三地交界區域的經營主體,遵循“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原則,重點檢查營業執照合規性、野生水生動物捕撈銷售及人工繁育經營合法性。
行動采用“陸地巡查+水上巡邏”模式,現場整改一般問題并同步開展法規宣傳,檢查結果由三地聯合公示。
龍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酉水河可以說是我們三地共同的母親河,創新流域共治模式,也不僅限于經營活動,還包括生態、環保等,大家一起保護好酉水河。”
據介紹,2024年6月以來,三地多次組織由各地市監局、農業農村局、住建局等部門參與執法,在三省三縣交界的酉酬鎮、桂塘鎮,百福司鎮,啟動對酉水河沿岸非法捕撈野生魚和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及經營利用活動、以及生產經營燃氣具領域的產品質量聯合監管抽查工作,累計共發現問題12個,已全部整治到位。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