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裝清倉擺門口,這波撿漏也太香了
“一秒入冬”,加速秋裝換季進程,長沙商場部分秋裝最低打5折
“去年這時候還在穿薄毛衣,現在天氣變冷之后,直接想買薄棉襖了。”11月9日,正在長沙一商場購物的劉女士感慨道,“往年國慶后秋裝還能賣上一段時間,今年一秒入冬,不少秋裝線下價格比直播間的還便宜。”
長沙的秋天本來就短,今年更像“快閃”,這也加速了長沙秋裝的換季進程。11月9日,記者走訪發現,長沙部分門店的秋裝已經開啟清理庫存模式,而輕薄款的冬裝也悄然上市,各大服裝市場正根據本地氣候特點靈活調整銷售策略。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卜嵐 通訊員 肖昱昊
長沙不少門店秋裝折扣約為5—8折
在長沙樂和城GAP門店內,入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限時優惠:衛衣或長褲兩件8折”的促銷立牌。“秋裝促銷是10月下旬開始的,來咨詢的人也很多,”該店工作人員表示,“店里還有一些一口價的衛衣,原價398元,現在只要198元,相當于5折了。”
在金滿地的商業街,做了多年服裝生意的小雅女裝店負責人指著堆積如山的貨箱說:“往年9月就能賣掉50%的秋裝,現在還剩下很多。平時穩定在8折的商品,近期也推出了更大的優惠力度。一些過季和庫存的秋裝,我們最低做到了6折。前陣子天氣轉冷,秋裝就開始清倉了,需要為冬裝銷售騰出空間和資金。”
線上市場對氣溫變化的反應同樣迅速。記者在淘寶、抖音等平臺看到,多名長沙本地服裝主播近期已將直播主題換為“薄款冬裝搶先購”。一名主播在直播時透露:“降溫這幾天,加絨衛衣、薄款針織衫的銷量直接翻倍,我們緊急調整了排期,把厚衣服全提前上架了。”
氣候異常疊加季節周期錯配,導致需求端“斷檔”
中國服裝協會發布的《2024—2025中國服裝行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我國主要城市秋裝常規銷售周期從往年的45~60天縮短至30~40天,冬裝上市時間平均提前10~14天。報告還指出,當區域內出現連續、快速降溫時,輕薄羽絨服、加絨褲等冬裝品類的周銷量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長沙的秋天很短,9月還穿短袖,10月中旬突然降溫又迅速回暖,消費者根本來不及買秋裝。”業內人士指出,更關鍵的是,秋季“有效穿著周期”(日均溫12℃—20℃)較常年縮短了,這種“暖秋+短秋”雙重效應,讓厚款秋裝完全沒市場,薄款秋裝又與夏裝尾貨形成“銷售重疊”,直接導致庫存積壓。同時,消費者理性消費趨勢明顯,秋裝只買1~2件核心款,且優先選擇可跨季節穿搭的單品,導致傳統厚款秋裝滯銷。
“此外,最近氣溫驟降也直接觸發了消費者的‘即時購物’心理。氣候波動已成為影響服裝銷售的重要變量。當氣溫在48小時內驟降超過12℃時,消費者的需求會從‘為換季做準備’轉變為‘為明日御寒做應急采購’。”該業內人士指出,“此時推出‘降溫特惠’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更能緩解其因天氣突變產生的焦慮感,從而在短時間內形成銷售高峰。”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