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祝林燦
從實驗室的精密儀器到產業園的生產車間,從創意想法的萌芽到創業公司的崛起,三湘大地正涌動著青春的創業浪潮。
目前,長沙正通過構建全方位的支持體系,精心灌溉創業土壤、著力培育創業偶像,助力大學生創業者的夢想照進現實。
人才驛站激活“一池春水”
在望城區靖港鎮,保留著古韻元素的靖徠·青年人才友好示范驛站,創新實踐著“人才驛站+”模式,已成為一片充滿活力的青年聚集地。
2003年出生的望城青年李帥,正是被這股活力召喚回鄉的創業者之一。他曾在深圳從事主播工作,月入數萬元,家人“把家鄉賣不出去的產品想辦法銷出去”的囑托,讓他在今年5月選擇返鄉。
最初,李帥在靖港創立了掌映文化傳媒工作室。“‘掌映’二字比喻用手托起鏡頭,映照鄉村振興的光芒。”他邀請大學同學組建團隊,扎根鄉土,將農產品旅程、非遺匠心和古鎮歷史,轉化為一個個有溫度的“望城故事”。
他們的努力迅速開花結果。團隊成功打造了“我是望城帥帥”等多平臺全媒體IP矩陣,全網熱度迅速突破百萬。今年,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推廣產品,銷售總額超過500萬元。
“更多的成就感,是家鄉的人對我們專業的認可和肯定。”李帥表示。他的創業項目不僅在2025年望城區“雁歸桑梓 興業在望”鄉村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二等獎及最具人氣獎”,還躋身市級大賽前十。
家鄉優厚的人才政策也為他的創業路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E類人才認證和參賽補貼,他先后獲得了共計13萬元的資金補貼,“這些在創業初期極大緩解了創業成本壓力”。
如今,李帥的“松鼠文創”館已在驛站旁開業,整合展示售賣長沙及湖南的青年文創產品。他更是靖徠驛站的常客,“通過這個驛站,我結識了很多朋友,不僅僅是做文創類的,還有做農業、手工類的”。這位年輕的創業者,正與伙伴們一起,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用創新的方式點亮鄉村振興的未來。
精準滴灌培育“硬核科技”
與此同時,在更具規模化的產業平臺上,創業夢想也在加速孵化。
2025年2月,望城經開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被認定為全省首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它打造了超6萬平方米、集“辦公+生產”“科創中心+工業廠房”于一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其中約4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可覆蓋小試生產、中試熟化等階段需求,通過“創新團隊+成果+企業”的模式,幫助科創企業加速產業化落地,真正實現“實驗室—生產線—市場”的無縫銜接。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讀博士彭文罡也深切感受到了這份“湖南誠意”。在學校李洪強教授的指導下,他和團隊創立了長沙青鵬材料有限公司,落戶望城區后,他們享受到了多重政策紅利。“3年全免費的辦公場地和萬噸級產線工廠,配套的人才公寓距辦公、工廠僅5分鐘路程,政府還全程協助完成公司注冊,一天就辦好了。”
今年,團隊不僅獲得望城區創業補貼,還在園區比賽中斬獲10萬元獲獎補貼。目前,其材料已獲多家央企、國企采用,應用于新疆和田沙漠治理。
為了讓類似的創業者沒有后顧之憂,望城經開區發布了專項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望見未來”計劃,提供場地3年免租、10萬元技術服務補貼、優先享受各類融資資金最高500萬元的額度,還集中推出了“望城創享30條”政策大禮包,讓創業者輕裝上陣、專注創新。
熒屏聚力助燃“創業湘軍”
放眼更廣闊的舞臺,湖南正全力建設對年輕人高度友好的省份和大學生創業的熱土。2024年,湖南發起支持大學生創業的“七個一”行動,由湖南廣電制作的《奪金2025》正是其中的關鍵一環——一檔專注大學生創業的電視節目。
在湖南廣電的“七彩盒子”節目生產基地,《奪金2025》的主創團隊正緊鑼密鼓地籌備第二季。在上一季,節目精選30位創業大學生,從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文化科技等6大賽道中篩選出6顆“金種子”,通過深度孵化對接20多家創投機構及湖南省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助力項目落地。
“我們的口號是‘真創業、創真業’,不僅聚焦項目展示,更注重為創業者提供實際賦能。”《奪金2025》節目總導演姜威和李琛介紹。對于新一季,導演們表示,會保留爆燈賽等經典模式并創新形式,還將聯動“金種子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等。
目前,一個覆蓋政策、平臺、資金、宣傳的全鏈條創業生態體系,正全力托舉著青春的創業夢想,而身背雙肩包,奔赴一場創業“湘”約,也正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潮流。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