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150處閑置資產,建成456個養老服務點
衡南縣“屋場養老”溫暖鄉村
華聲在線11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曾愉捷 通訊員 謝旺)晚秋時節,衡南縣洪山鎮新沖村一處由閑置村部改造而成的屋場里,老人們三五成群,有的圍坐下棋聊天,有的在進行康復訓練。這個看似普通的農村屋場已成為周邊30多位老人的日常驛站,承載著他們晚年的溫暖與陪伴。
衡南縣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8.11萬,占常住人口23.72%,老齡化程度較高。衡南縣民政部門以該縣“親近群眾、親力解難、親清有為”的“三親”工作法為引領,探索“屋場+養老服務”的新路徑。
民政干部通過“包片聯點、屋場懇談、上門走訪”等機制,主動走進老人家中,傾聽心聲,摸清了老年人在助餐、醫療、照護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真實需求,并形成“民政民生需求清單”。全縣系統構建“1+4+N”城鄉一體養老服務網絡,即以縣城為核心,沿4條主干線路布設N個屋場養老點。通過“政府補貼+村集體支持+鄉賢捐贈”多元運營機制,盤活閑置校舍、村部、禮堂等“沉睡資產”150處,吸引社會資本超500萬元,建成456個屋場養老服務點、3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43個助餐點。打造“專職+兼職+志愿者”服務隊伍,將280余名專職人員、610余名兼職人員納入統一管理,實施專業培訓。43個助餐點提供低價營養餐與送餐上門服務,惠及30萬人次。375個村級衛生室與屋場養老點緊密協作,定期開展健康體檢、中醫理療等服務,已為12.8萬余名老人建立健康檔案。還常態化開展歌詠比賽、老年運動會等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衡南“屋場+養老服務”新做法,已成功入選2025年全國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典型案例,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創新提供了有益探索。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