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趙瞳銥)日前,《長沙市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特護期攻堅行動方案》正式印發,針對今年10月16日至明年3月15日的大氣污染特護期,部署開展六大攻堅行動,全方位精準發力,守護“長沙藍”。
《行動方案》明確,以降低PM2.5濃度和減少重污染天氣為核心目標,通過對柴油貨車、餐飲油煙、秸稈焚燒、揚塵、工業排放、煙花爆竹等關鍵領域實施強力管控與治理,最大限度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推動特護期空氣質量持續、穩步改善。
柴油貨車治理:淘汰更新,嚴格管控。攻堅行動將柴油貨車等移動源治理放在首位,多措并舉削減排放。一方面,加快淘汰老舊高排放車輛,推進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提前淘汰和更新,并加強國Ⅳ柴油貨車禁行管理和路檢路查,每周檢查不少于1000輛;另一方面,強化智慧監管,通過環保智能門禁系統對用車大戶進行管控,確保企業聯網率超90%,并推廣“碼上進出”嚴把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準入關,嚴查闖禁和超標排放行為。
餐飲油煙治理:規范經營,加強監管。全面取締違規露天餐飲、燒烤攤點,并組織區(縣、市)每周開展集中整治,嚴查未安裝、不正常使用凈化設施及超標排放行為。推廣使用餐飲油煙“碼上洗”服務平臺,動態更新信息,實現餐飲門店全覆蓋監管。該平臺將根據“每3個月不少于一次”的清洗標準自動發送預警,并納入問題閉環管理,督促餐飲門店按規范進行清洗維護。
秸稈焚燒管控:疏堵相濟,科技巡防。采取“疏堵結合”策略,落實全省聯防聯控部署,有效遏制秸稈露天焚燒造成的區域性污染。“疏”的方面,落實《長沙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通過資金支持和巡回指導,大力推廣秸稈還田與離田利用,為秸稈找出路,減少焚燒內在動因;“堵”的方面,嚴格落實禁燒政策,在11月底前中晚稻收割關鍵期,強化市-縣-鄉鎮三級巡查,并充分利用鐵塔視頻監控、無人機巡航等科技手段,確保發現焚燒火點后30分鐘內處置到位。
裸土揚塵整治:摸底建檔,專項整治。相關市直部門定期對本領域裸土進行摸底建檔,建立分類分片的監管清單和問題臺賬,實行動態更新與月度備案,構建清晰的揚塵污染防治責任體系。在此基礎上,開展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和渣土揚塵專項整治,通過視頻監控、夜間值守加強施工監管,對“兩點一線”(渣土工地、消納場、運輸路線)進行嚴格管控,每周對重點路段開展“大清洗”。
工業排放減排:錯峰生產,協商減排。督促水泥行業制定并實施差異化的特護期錯峰生產計劃,環保績效好的企業可獲得更多生產空間。同時,引導火電、垃圾焚燒發電等非重點行業排放大戶主動制定污染天氣減排方案,在預警期間通過停產檢修、壓減負荷等方式進一步減排。
煙花爆竹禁限放:源頭管控,燃放監管。強化源頭管控,開展零售網點排查整治,取締不合格網點,禁放區不再新增許可,并開展儲運銷聯合執法,在重點時段于入城要道設卡檢查,精準打擊非法經營行為,減少煙花爆竹流入中心城區。在燃放環節,區(縣、市)在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加強場地管控和巡查值守力量,做好宣傳勸導和應急處置,確保禁限放政策落地見效。
責編:趙瞳銥
一審:趙瞳銥
二審:李昆勵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