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25日訊(通訊員 鄧智超 李世華 朱麗芝)朱蕾是汝城縣第二完全小學一名普通教師,誠如其名,她如一朵靜靜綻放的花蕾,不張揚卻芬芳悠遠,她的師德之美,潤物無聲,卻深深影響著每一個與她相遇的師生。
深埋一粒種
作為一名青年語文教師,朱蕾心中深埋著一粒“專業成長”的種子。2024年暑假,得知“五磨教學法”種子教師訓練營在長沙開營的消息,本想趁著假期休息一下的朱蕾立馬決定與同校教師鄭華結伴,懷揣著提高語文教學能力的熱忱奔赴長沙學習。返崗后,她繼續與同事探究契合本校學情的“五磨教學法”運用策略。。其間,她以“五磨教學法”為利刃,精心打磨公開課《匆匆》,從教學環節的設計,到課堂氛圍的營造,再到情感的升華,她無一不傾注心血。最終,《匆匆》一課榮獲“優秀示范課”,為二完小教研一體化片區的教師運用“五磨教學法”開展課堂實踐提供了范本。
同年9月,朱蕾主動投身全縣中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在此之前,她從未接觸過“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于是她從零起步查閱資料,反復觀摩名師課例,同時邀請六年級語文老師一同研討《魯濱孫漂流記》的閱讀教學策略,并將老師們的建議悉心記錄、逐一落實。最終她執教的《魯濱孫漂流記》導讀課獲縣一等獎,那粒“專業成長”的種子終于破土而出。
靜待一樹花
“一個個孩子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有著不同的花期。”作為班主任,朱蕾的教育理念里,從無“差生”的標簽,只有“靜待花開”的信念。她每周搭建的“故事大王”“演講大賽”等活動舞臺,如同為不同花期的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內向的孩子在故事里舒展羽翼,自信的孩子在演講中綻放光彩……班級成為一棵繁花滿枝的樹,風掠過枝頭,暗香浮動。
其中,小恒的轉變便是她“靜待花開”的生動案例。在一次班級活動中,朱蕾發現性格內向的小恒繪畫很不錯。于是她在課堂上一次次贊賞小恒的畫作,更鼓勵他站上校級繪畫比賽的舞臺。起初,小恒不敢參加,面對怯生生的小恒,朱蕾蹲下身子,目光溫柔而堅定地對他說:“小恒,你筆下的世界非常精彩,勇敢地去嘗試吧!無論結果如何,老師都會為你驕傲!”朱蕾的鼓勵如同春日的和風,讓小恒綻放出自信之花,在比賽中捧回二等獎,性格也逐漸開朗起來。
共護一方苗
朱蕾深知教育需家校共育,缺了哪一方,孩子都難以茁壯成長。她班上有一名叫妙妙的留守兒童,剛開學時妙妙總是沉默寡言,眼神憂郁。朱蕾通過與妙妙的爺爺奶奶溝通,得知她非常思念在外打工的媽媽,便決定為母女搭建溝通的橋梁。她經常向妙妙媽媽反饋妙妙的校園動態,并鼓勵妙妙寫信給媽媽,傾訴對媽媽的思念。她用微信傳遞著信件,讓母女的書信往來成為常態。就這樣,在家校協同關懷下,妙妙這棵“小樹苗”慢慢舒展枝丫,課堂上積極發言,課后與同學暢快交流,成績很快從班級中游攀升至前列。看著妙妙的蛻變,朱蕾欣慰地說:“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守護,能見證孩子們茁壯成長,是我最珍貴的收獲。”
六年時光里,朱蕾老師深耕課堂,讓專業成長的種子破土生長;耐心守護學生,讓他們個性的花朵盡情綻放;積極攜手家校,讓共育的綠蔭為孩子成長保駕護航。如今,望著孩子們飛揚的神采,讀著家長群里飽含真情的話語,她明白:真正的師德,不在云端,而在俯身育人的每一個瞬間。
責編:周培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