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鳳
劉奶奶一覺醒來,習慣性地瞄了一眼床頭柜上的鐘,已是上午9點過10分了。她迅速下床,走到窗戶跟前,拽住拉線,三下五除二,把窗簾拉開了。她松了一口氣,但隨之便感到有點頭暈,穩了一下神后,回到了床上。
她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病,剛才那樣的動作,很容易導致心梗或腦梗。平日里,她早晨醒來之后,用靠枕把身子稍稍靠起,喝一杯先天晚上準備好的放在床頭柜上的溫水,借著溫水把早晨該吃的藥吃了。而后,又做一些按摩。這樣磨磨蹭蹭好一陣后才起床。
平日里,她會在早上7點左右自然醒來,昨晚,意外地失眠了,久久不能入睡。也許是人老了,神經系統鬧情緒了。
剛才匆匆忙忙地起床,是緣于一個約定。為了踐約,她沒有細想,便條件反射似的貿然爬起來了。
到底是個什么約定呢?
劉奶奶是個80多歲的孤寡老人,半年前,她感到身體大不如前,便多了個心眼,想到了請鄰居幫忙。對面一棟樓正對著自己臥室的房子,住的是王姨。王姨60歲出頭,離異了,子女不在身邊,也是一個人住。劉奶奶提著水果等禮品前去拜訪。她告訴王姨,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不知哪天就有可能重病甚至掛了,懇請王姨每天幫忙做一件事:如果自己上午9點還沒有拉起臥室的窗簾,煩請她電話通知民警或者民政部門的人前來處理。劉奶奶平時起床后即拉起了臥室的窗簾。王姨滿口答應。劉奶奶把相關電話號碼告訴了王姨。
劉奶奶說:“如果你要出去旅游什么的,告訴我,我會臨時另想辦法的。”
王姨說:“我對旅游興趣不大,很少出去,萬一要出去旅游的話,會托鄰居關照的,您老就不要擔心了。”
劉奶奶心頭一熱,說:“那就謝謝你了!”
劉奶奶欲付王姨一筆酬金,王姨謝絕了。
劉奶奶剛才之所以心急火燎地拉開窗簾,是考慮到已過了約定的時間,如果王姨電話通知了民警或者民政部門,那就尷尬了。還不止于尷尬,經此一役,王姨有可能認為她有些問題吧,便有可能會對彼此的約定打折扣,到時真有事了,可能延誤最佳救治時間或者處理后事的時間。
王姨此刻正在從博物院往家里趕的路上。
昨天晚上,她從電視新聞中獲悉,博物院明日起將展出國寶級文物皿方罍。王姨是初中歷史老師,才退休不久。她對文物有興趣,決定第二天去參觀。一高興,她竟把與劉奶奶約定的事兒給忘了。近一段時期,她變得容易忘事。王姨今天早晨搭的是公交車,如果打的士的話,會快很多,但那得花20多塊錢,搭公交車則只需兩塊錢。
在博物院下車時,王姨忽然想起了與劉奶奶的約定。王姨想也沒想,便決定立即返回,并毫不猶豫地打了個的士。路上,她催司機開快點,說是家里有急事等著去處理。也是的,如果因自己一時疏忽而耽誤了劉奶奶的救治什么的,那就是罪過了。司機善解人意,把的士開到了接近犯規的邊緣。
躺在床上休息的劉奶奶,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因為打開窗簾的時間,比約定時間晚了10分鐘。
王姨下了的士后,急匆匆地往家里奔。到了家門口,她用早已從自己褲袋里摸出來的鑰匙,利索地開了門,而后直奔臥室,打開窗戶,一看,對面劉奶奶家的窗簾是打開的。她長出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此時,離劉奶奶拉開窗簾僅僅過了兩三分鐘。王姨覺得有些累,一屁股坐在了客廳的沙發上。
又過去了一會兒,劉奶奶見門外沒有什么動靜,心安定了下來。劉奶奶想,才耽擱一會兒,王姨有可能忽略的,又不是發射衛星,時間哪卡得那么準。她扯開床頭柜的抽屜,看到了自己寫的遺囑。遺囑中,她將自己一生積蓄的50萬塊錢分成了三份,最大的一份,捐贈給慈善機構,另一筆,用于自己的身后事,還有一筆,贈予王姨。她不能讓王姨白關照了自己。至于王姨收不收,她兩腿一蹬,也管不了了。
王姨在床頭柜上放了個豎起的提示板,上書:劉奶奶,窗簾。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