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尋找人生的答案
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探討、解讀《紅樓夢》的帖子、視頻層出不窮,具有超高的關(guān)注度。在眾多解讀《紅樓夢》的博主中,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蔡丹君是很受歡迎的一位。
近日,蔡丹君新作《百問紅樓:人物眾生相》《百問紅樓:情節(jié)名場面》面世。這兩本書,集中回答了讀者提問最多的近200個關(guān)于《紅樓夢》中人物和情節(jié)方面的問題,幫助讀者充分理解《紅樓夢》人物的復雜關(guān)系、行為邏輯和性格特質(zhì),讀懂曹雪芹在《紅樓夢》情節(jié)中埋下的伏筆和隱喻。
如果我不是情緒穩(wěn)定的大人
很多人都說成年人必須做到“情緒穩(wěn)定”,但當情緒的風暴真正來襲——焦慮、悲傷、憤怒、狂喜……那些自控卻常常顯得蒼白無力。抑郁讓人跌入低谷,失去動力,懷疑自我;而興奮則讓人整夜不眠,自大而沖動。
在情緒不受控的日子,漫畫家露·呂碧沒有壓抑自己的感受,而是追根溯源,嘗試理解那些大起大落的情緒背后,自己究竟經(jīng)歷了什么。她用畫筆記錄下這一路的迷茫、掙扎與頓悟,最終繪制成《我腦袋里的小狐貍》這本書——一本關(guān)于“如何看見自己”的書。
這本書是一個女孩的雙相情感障礙親歷記,也是她學會與不穩(wěn)定的內(nèi)在和平共處的故事。作者希望用幽默撫慰那些破碎又堅韌的靈魂,獻給每一位情緒敏感的同路人。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