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試過“貼地飛行”嗎?我說的不是科幻大片的場景,而是坐著磁浮打卡鳳凰。9公里路程,4大主題車站,在這條“磁浮+文化+旅游”的觀光快線上,湖南軌道集團用黑科技,重新解讀“詩與遠方”。
鳳凰磁浮快線的火爆出圈,已不是湖南磁浮事業史上的頭一回。追溯其發展,早在2016年,一條18公里長的“空中飛龍”,連接起長沙機場、長沙南站雙樞紐,第一條全球最長快速磁浮商業線就這樣誕生了。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咱地球人都知道,湖南軌道集團過去的十多年間,一直潛心研究這項電磁“魔法”,讓磁浮交通技術在湖湘大地上升級迭代,不斷創新。他們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在懸浮控制、車輛技術等多個領域,已手握67個專利、7項國家標準。
就在前幾天,湖南軌道集團快速磁浮橋梁輕量化試驗又取得成功。這一實驗屬于全省快速磁浮成套技術攻關的一項重要內容,若能應用于新的建造標準,將大幅降低磁浮交通橋梁結構的直接建造成本。又快又穩還省錢,必須給這波“湖南智造”點個大大的贊。
從長沙磁浮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到鳳凰磁浮“文化+科技”的全新體驗,再到長瀏、長寧鐵路項目磁浮交通制式的應用,湖南磁浮交通產業鏈用實踐證明了:磁浮不是冰冷的“鋼鐵長龍”,而是能文能武的“六邊形戰士”。他們把新質生產力,拿捏了;文旅流量密碼,解鎖了。下一個十年,且看湖南磁浮產業“出湘入?!?。
策劃:石偉、沈田
統籌:鄧望軍
執行:萬姍姍、曹妍雍、胡順
出鏡:陳方
責編:萬姍姍
一審:萬姍姍
二審:鄧望軍
三審:魯紅
來源:華聲在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