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幾家單位聯合上門,一次性查擺、解決問題,干擾少、效率高,省心受益。”6月30日,長沙縣晟象智慧物流園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方案》,全面推行“掃碼入企”。長沙縣瞄準監管體量大、檢查頻次高的物流行業痛點,大力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改革,監管部門“組團”上門、一次辦妥,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
破解“誰來查、查什么、怎么查”
“過去是‘九龍治水’,各部門輪番檢查;現在是‘組團服務’,一次檢查全面覆蓋。”6月30日,長沙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革后,企業迎檢從“月月有”變成“一年查一兩次”。
今年以來,長沙縣成立專項工作組深入企業問需,經過三輪梳理、兩輪論證,將分散于8個部門的檢查事項“過篩瘦身”為23項清單。首創《涉企行政執法檢查流程圖》及《檢查項目指南》,以12個環節剛性約束、46條量化指標,為“誰來查、查什么、怎么查”套上制度“韁繩”。
“綜合查一次+分類監管”模式的推出,打破部門壁壘,優化監管機制,提高了監管質效。
“以前公司每月有多次檢查,執法人員每次查一項。為了迎檢,公司都要安排人員接待,準備成套臺賬、匯報總結材料。如今,‘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大大減輕企業負擔,既方便整改,又降低了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晟象智慧物流園一物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事項合并了,檢查內容和要求會“縮水”嗎?
記者仔細核對一份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行業檢查清單,只見交通運輸、公安、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23項必檢內容一一在列,囊括同類企業所有檢查事項。
目前,長沙縣已在工程機械、汽車制造、零售業、物流快遞等8大行業,制定《長沙縣深入推進跨部門聯合檢查實施方案》,探索“一業一查”,最大限度減少重復檢查。
“查問題”轉向“優服務”
在圓通速遞長沙轉運中心,聯合檢查組工作人員正通過“湘易辦”App掃碼錄入檢查數據,企業可實時查詢進度,部門能追蹤整改情況。
長沙縣首創物流企業分級分類評判標準,依據企業規模、安全生產、合規運營等10項指標,將94家試點企業精準劃分為A、B、C三類,實施差異化檢查頻次。A類1次/年,B類1~2次/年,C類2次/年,并建立由縣級部門、鄉鎮街道統籌牽頭的涉企檢查機制。
“晟象智慧物流園被評定為A類企業,1年只需對其聯合檢查1次。”長沙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改革成效立竿見影。根據測算,長沙縣2025年物流行業總檢查頻次較2024年銳減70%,企業時間成本大幅節約。
監管效能也在同步提升。該縣建立統一的“排查—交辦—整改—反饋”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強化結果運用。今年,該縣針對物流行業已開展聯合檢查11次,覆蓋企業11家,排查隱患67條,其中整改完成42條,5條移交執法部門,20條正動態跟蹤督辦。
“檢查不再是單純挑毛病,而是幫我們系統排查風險,指導整改,更務實、更貼心。”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
圍繞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7類重點問題,長沙縣開展專項聯合監督,強力整治突出問題。今年1至5月,全縣辦理涉企行政處罰案件同比下降71.8%。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