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長沙市雨花區教育局支教隊伍抵達湘西北石門縣洞國學校,開啟“雨你同行,心手相牽”同心支教項目。來自砂子塘小學的廖娟老師,便是其中一位扎根深山的“點燈人”。一年時光,她以滿腔赤誠與教育智慧,照亮大山深處孩子們的夢想,在孩子們心中播撒希望的種子。
洞國學校地處石門縣崇山峻嶺之間,是一所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為了盡快了解每個孩子,她便與當地老師深入山村開展家訪。面對自己任教的以寄宿生為主的五年級,她主動化身“陪伴者”融入學生,細心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身心健康,噓寒問暖,談心解惑。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她更是傾注關愛,時常自費為他們購買學習用品、書籍作業本和衣物等。在學生心中,廖老師是嚴師,是慈母,更是知心朋友。
與學生接觸不久,廖娟很快發現,有些學生不愛閱讀、不善表達。為激發閱讀興趣與表達欲望,她積極聯動原單位資源,組織班級“手拉手”活動,為孩子們引入近300本優質課外讀物。她不僅開設閱讀課帶領學生共讀,更精心策劃了課前三分鐘演講、好書推薦、讀書沙龍、課本劇表演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與交流。一年來,孩子們的視野在書香中拓寬,思維在表達中活躍,班級更因此榮獲石門縣“閱美班級”、學校“書香班級”等榮譽。
(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教學上,廖娟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班級是一個大家庭,我不會讓家里任何一個孩子掉隊。”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她常利用休息時間耐心輔導。她善于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從不吝嗇贊美與鼓勵。在她的持續激勵下,學生們變得陽光自信,學習內驅力顯著增強,所教學科合格率大幅提升20多個百分點,班級學風積極向上。
除了任教語文和道德與法治,廖娟還肩負起小學部美術社團的教學任務。她非繪畫專業出身,為了更好地教學生,每次社團課她都提前備課,在網上尋找相關課程資源自學。她的美術課不拘一格,打破“紙上作畫”和“畫得像”的局限,帶領孩子們嘗試顏料拓印、手指刮畫、廢舊紙箱創作、手工、剪紙、泥塑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體驗藝術的多元表達,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感知美、創造美。她的美術社團成了最受學生歡迎,最有趣味的社團。
(美術社團深受學生歡迎)
此外,廖娟亦不忘引領和幫助洞國學校青年教師成長。她多次開設示范課、教研課,無私分享經驗,答疑解惑。作為小學部語文教研組長,她以身作則,嚴謹治學,每周組織有效教研,積極參與線上線下研討,指導青年教師參加縣級比賽并屢獲佳績。
(指導青年教師參加縣級比賽獲一等獎)
一年的支教時光看似平凡,卻蘊含著非凡的意義。廖娟老師用腳踏實地的行動,詮釋了一名教育者的責任與深情。她如同一束微光,點亮了山區孩子們渴望知識、努力讀書、走出大山看世界的夢想。
責編:周培
一審:趙瞳銥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