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多措并舉鍛造招商“強磁場”
上半年新招引項目201個、總投資額763.7億元,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星沙時報記者 寧霞 周順利 宋彬彬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永濤 王茜
經濟要發展,項目是支撐,招商是關鍵。7月3日,記者從長沙縣商務局獲悉,今年上半年,“一縣三區”(長沙縣、長沙經開區、自貿會展區、自貿臨空區)新招引項目201個,總投資額763.7億元,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眾多技術含量高、支撐作用強的大項目為何紛至沓來?
雙軌并行,“縣區協同”成效顯現
今年初,長沙縣委明確:全力抓實招商引資“一號工程”。長沙縣“雙軌并行”招商體系即刻運轉:縣委書記掛帥統全局,班子成員人人扛指標,“每周會見客商、每月外出招商”成為硬任務。
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泛珠三角……招商團隊聞令而動,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宣傳推介、項目簽約、洽談合作,跨越千里的誠意拜訪,讓星沙招商“朋友圈”不斷擴大。
招商既要“走出去”,更要“請進來”。今年1月,“一縣三區”簽下22個重大項目,總投資60.17億元,贏得“開門紅”。更令人矚目的是,長沙經開區率先在德國設立招商代表處,將觸角精準伸向歐洲腹地。
成績離不開“縣區協同”的好招式——
搭建大招商平臺,長沙縣商務局牽頭抓總,“三區”招商部門互通有無;建立“五外”聯動機制,整合政府、商協會、企業、媒體資源;實行重點產業鏈招商協同,商務部門統籌,行業主管部門協調推進,加快建立產業鏈全景圖、招商線路圖、客商庫與項目庫。
大力推動延鏈、補鏈、強鏈
“一縣三區”加快構建“358”現代化產業體系,即:轉型升級3個優勢產業,布局建設5個未來產業,培育壯大8個新興產業。
一批批契合該體系的優質項目接踵而至,為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注入強勁動能。
3月,總投資50億元的中聯重科礦山機械裝備產業園落子長沙經開區,將構建集研發、制造、服務于一體的礦山裝備全產業鏈生態,為長沙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再添強引擎。
華為鴻蒙智行長沙旗艦店開業,年營收超122億元的華宏集團首次將省外投資鎖定長沙縣,為長沙縣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拼上關鍵圖塊。
長沙縣商務局籌劃“以商招商”,依托鴻蒙智行技術優勢,對接華為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重點引進智能駕駛研發、車聯網數據服務等配套項目,讓產業鏈條更豐滿強韌。
4月,長沙縣與餓了么簽署協議,打造“長沙本地生活標桿項目”;6月,湖南(長沙)咖啡產業園落地自貿臨空區,劍指中南地區最大咖啡產業綜合體;同月長沙縣簽約項目中,4個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會展平臺成為招商重要戰場。借助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長沙縣精準對接1300余家企業,收獲投資意向36家;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長沙縣敏銳捕捉非洲企業腰果加工需求,兩日內完成從項目推薦到簽約落地,讓“展會流量”高效轉化為“投資增量”。
讓每個項目都感受“星沙溫度”
企業青睞長沙縣、項目選擇“一縣三區”,關鍵答案只有一個:優渥的營商環境。
“注冊到稅務登記僅3個工作日,從消防報批到裝修驗收全程綠燈,專項服務組每日追蹤每周調度。如此高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選擇星沙?”華宏汽車集團投資總監黃英萍深有感觸。
企業的信任背后,是長沙縣招商理念的深刻轉變:從拼補貼向拼服務、拼環境躍升。
今年正月初六,人們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長沙縣政務中心已為18個簽約項目開啟綠色通道。
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31個審批部門、347名工作人員高效運轉,企業取一個號,即可享受咨詢、受理、出件全閉環服務,常規事項5分鐘搞定。
“過去排長隊,如今‘立等可取’。”成都銳龍遂安機械負責人萬振坦言,從框架協議到正式簽約僅用時5個月,正是“簽約即專班”的服務承諾打動了企業。
“一縣三區”聚焦“安不安全、賺不賺錢、省不省心、方不方便”,構建標準化、高效率、有溫度的服務新生態。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要讓每個項目都感受星沙溫度。”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付旭明說,營商贏商,不僅在于招引的力度,更在于服務的溫度、機制的韌度。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