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通訊員 高思玥)橫跨瀏陽河、連接長沙市區與星沙片區的東屯渡大橋,既是繁忙的交通要道,也是承載城市記憶的“活文物”。記者今日從市城管局獲悉,目前大橋已完成“病害”修復工程,全面煥新亮相。
東屯渡大橋1960年建成,65年來見證了長沙的城市發展變遷。但由于長期受車輛碾壓與風雨侵蝕,橋面出現多處破損。日前,長沙市城市管理局聯合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啟動東屯渡大橋病害處置工程,在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同時,延續橋梁歷史地標價值。
橋面修復前。 均為市城管局供圖
橋面修復后。
“之前橋面的‘補丁’都看不到了,胎噪也小了不少。”在長沙經開區一家企業工作的市民胡敏告訴記者,東屯渡大橋是自己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經過修復施工后,不僅橋面變得整潔靚麗,行車舒適度更是得到全面提升。“東屯渡大橋具有獨特的建筑風格與深厚底蘊,在項目實施中,我們堅持‘修舊如舊’,兼顧歷史保護與現代交通需求,并在施工前對建設與安全監測方案進行了嚴格論證。”據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修復工程采用“夜間施工、日間恢復交通”模式,通過交警部門提前公布交通疏導方案、設置臨時繞行指引,施工單位優化施工流程等,將施工對交通的影響降至最低。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