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后還田降成本,生物質顆粒燃料助減排
常德秸稈“變廢為寶”
華聲在線7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瓊 通訊員 楊博宇)7日,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區祝豐鎮紫灣村,種糧大戶梁錫斌采用粉碎還田技術處理玉米秸稈,80畝玉米秸稈重新利用,土壤肥力提升,病蟲害減少。
常德市禁燒耕地面積比例為92.22%,為探索秸稈禁限燒與綜合利用良策,各區縣“各顯身手”。鼎城區常德中旺環??萍脊煞萦邢薰旧a車間,各類秸稈和松木皮等材料混合在一起,經過粉碎、烘干、擠壓、制粒等工序,制成生物質顆粒燃料?!澳壳埃覀兘斩捘晏幚砟芰?0萬噸。”企業負責人陳南友介紹,企業將啟動建設全市首個年處理20萬噸的秸稈綜合利用中心,能夠消納周邊10多個鄉鎮的秸稈。
西洞庭管理區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技術,鼓勵農戶加裝粉碎裝置,直接提升秸稈還田率,從源頭上減少露天焚燒風險;繼續建設2000畝水稻低茬收割示范點,對全喂入和半喂入聯合收割機作業進行監測,搭建監管平臺,以技術示范引領消除焚燒隱患;重點培育中農再生資源合作社西洞庭秸稈收儲中心,對油菜、玉米、青蒿、迷迭香、水稻等秸稈進行收儲利用。
常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羅云峰介紹,常德扶持壯大一批秸稈綜合利用龍頭企業,對新引進的秸稈綜合利用主體,由項目落戶地進行產業扶持,對正常運行的秸稈收儲運主體,根據實際收儲量進行獎補。常德生態環保部門通過“線上+線下”宣傳,引導農民算好成本賬、增收賬、生態賬。截至7月1日,常德市“一卡一信一冊”發放覆蓋率91.9%,累計召開屋場會2690多場。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