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華
我喜歡回靖港古鎮看夜景,尤其是夏夜,七彩燈將蘆花江染得絢麗,心就溶在柔波里了。
今夜,我卻是為一個人而來。
他叫蔣桐萬,在靖港最有韻味的半邊街口,開了一間“瀟湘繡郎湘繡藝術工作室”。
在古鎮河街有意多轉了一圈,我才去了繡坊。我怕去太早打擾到那個不一般的主人。
從許多熟悉他的人口中,我知道他的不易。蔣桐萬是永州人,1989年出生,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父母為了生活外出打工,他是爺爺奶奶帶大的。這個性格有些孤僻的男孩子,從小就喜歡透過家鄉的山水遙想遠方的世界。腿腳不方便的他,卻有靈巧的雙手,有太多奇思妙想。2010年他報考了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設計與工業專業,很快他就迷上了湘繡,2013年畢業后拜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湘繡代表性傳承人劉愛云為師,成為劉愛云大師“鬅毛針”技藝傳承人之一。
入行十多年,蔣桐萬潛心創作,70多幅親手創作的作品被愛好者珍藏。他參加過不少比賽獲過不少獎,他帶過不少學生講過不少課,慢慢有了名氣,一度被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他臨摹黃永玉畫創作的繡品“藕花無數滿汀洲”,據說連黃永玉大師本人都點頭稱好。
我盡管去得有點晚,但工作室展廳里,仍沒見到蔣桐萬。
聽文聯的同事說,他兼了省、市圖書館的湘繡課程老師,除了經常要去長沙授課,還要在網上講課,向廣大愛好者傳授技藝。我估計,他應該是在里間開網課。我沒有推中間那道門,怕打攪到他。倒是門店前垂柳下,一位打著赤膊歇涼的漢子,沖里間吆喝:“蔣老師,來客人了!”
里面馬上有人應答。
這樣,我們就推開門,卻見蔣桐萬滿頭大汗在吃晚飯??匆娢襾?,他趕緊找拄拐,艱難起身。
蔣桐萬帶著我,介紹起他的作品來。他說自己與湘繡的緣分,是湘繡給了他施展拳腳的空間,給了他與詩和遠方連接的天地。
我說:“這些,都是你繡的?”
他笑道:“精品都是我繡的,我經常在繃架前一坐就是兩三個月!”
我問:“有些收入嗎?”
他答道:“湘繡養活了我,還有我一大家子人!”
我聽說他有作品單價賣到6.8萬元。問他,他點點頭,說:“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國內外都有知音?!?/p>
我端詳著小伙子不大利索的有點肥胖的身體,想象著是怎樣的韌勁和耐力,讓一個大男人一針一線、凝神靜氣當繡郎的。當然,我最佩服的還是他那句話:“我要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我們的湘繡?!?/p>
著名作家湯素蘭以他為原型創作過長篇小說《繡虎少年》,他工作室就有十多本整齊地排在書架上,我隨手翻開一本,也便翻開我的疑惑。我說:“永州那么美啊,你為什么在靖港開工作室?”
蔣桐萬指指夏夜里靜謐的蘆花江水,說:“讀大學時來玩過一次,就喜歡上了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煙火氣十足的小鎮,緣分吧!”
緣分?是的,一個讓無數人心動的非遺代表性項目湘繡,一個讓無數人動心的千年古鎮,不正配得上一個讓無數人感動的自強不息的繡郎嗎?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