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湖湘自然科普中心執行總干事汪楓為參加活動的家庭介紹本次活動內容 圖/記者王貫宇
近期,長沙連日受高溫炙烤,為避開白日熱浪,部分市民化身“夜行動物”,和晝伏夜出的昆蟲一起度過夏夜時光。7月8日晚,桃子湖畔,在長沙市湖湘自然科普中心執行總干事汪楓的帶領下,11組家庭潛入夜色,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納涼”活動——夜觀昆蟲。
夜觀“金蟬脫殼”
“看!這里有個洞,蟬就是從這里鉆出來的,大家知道蟬是吃什么的嗎?”汪楓向小朋友提問道。沿湖邊剛走一百多米,大家便發現了蟬的痕跡。“吃樹汁!”“把口器插進去吸食樹汁!”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回答。汪楓向小朋友們展示黑蚱蟬的蟬蛻:“它的嘴巴這里有一根針管一樣的口器,蟬就可以靠這個針管扎進樹皮樹根中,去吸食樹的汁液。它的腳上會有一些鉤刺,有助于攀爬。”一位小朋友拿到蟬蛻,像勛章一樣掛在胸前,并請媽媽為他拍照留念。
△小朋友將蟬蛻掛在胸前 圖/記者王貫宇
再往前走,小朋友們又有了驚喜發現。驚在樹根處,一只蟬剛鉆出地面。抬頭看,一只正在羽化的蟬掛在樹杈上。汪楓介紹:“我們看下樹根處這只蟬,它的背部有一條縫,但是還沒有打開。而上面這只正在羽化的蟬,它就是先從這條縫里面鉆出頭來,再靠重力的作用把身體拔出來,最后做一個類似仰臥起坐的作用把腹部拔出來,再舒展翅膀。就完成羽化了,留下一只蟬蛻?!?/span>
△一只正在羽化的黑蚱蟬 圖/記者王貫宇
一節生動的自然生態課堂
沿湖岸繼續前行,大家發現了更豐富的生物天堂?!爸腥A蟾蜍,大家可以拿在手里感受一下?!蓖魲髡偌蠹覝惤^察?!翱靵砗褪澜缟献钣猩线M心的動物握握手。”一位家長跟自己的孩子說,“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當然是最有上進心的動物”。小朋友爭先搶后和中華蟾蜍“握手”,“哇,是涼涼的!”小朋友驚奇地感嘆道。
△小朋友們在汪楓的帶領下觀察樹上的昆蟲 圖/記者王貫宇
觸角像齊天大圣的光肩星天牛正在用鉗子一樣的嘴巴啃食樹皮,有著大鉗子的雄性鍬甲順著樹干一步一步向上爬,會“學狗叫”的沼水蛙靜靜趴在湖邊的石頭上,美洲大蠊伏在樹上產卵,中華喙麗金龜一躍跳到另一個樹枝上,玉帶蜻蜓躲在樹枝后面睡覺……每走一步都驚喜連連,汪楓一一為孩子們講解昆蟲的生理構造、生活習性,
不知不覺已經又走回起點,家長和孩子們仍意猶未盡,紛紛分享剛才的奇遇:“我觀察到蟬有兩只復眼,三只單眼?!薄拔覜]想到在大自然中也能看到蟑螂在產卵,顛覆了我的認知?!薄敖裉烀搅税]蛤蟆,冰涼冰涼的,夏天摸特別爽?!?/span>
暑氣未消,探索不止。汪楓告訴小朋友們:“作為觀察者,我們不在這里留下任何東西,也不帶走任何東西?;氐叫^里,大家也可以繼續去觀察、去探索。”
瀟湘晨報實習記者 張宇軒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