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冷空調就鼻癢鼻塞?“過敏星人”自救指南來了
遭遇突發過敏現象,應立即脫離過敏原、積極抗過敏、識別危重信號迅速就醫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江慧
夏日炎炎,有的人接觸冷空調就鼻癢、打噴嚏;有的人接觸某種食物便嘔吐、腹瀉;還有的人一曬太陽就起風團,瘙癢難耐。湖南航天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主任醫師高貴云表示,這可能是“過敏星人”。據世界過敏組織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全世界有30%~40%的人被過敏問題所困擾。過敏人需要注意些什么?突發過敏該怎么做?常見的過敏認識誤區有哪些?請收好下面的防治指南。
女子接觸冷空調,出現鼻癢鼻塞的過敏反應
28歲的劉女士是一名美容師,最近出現雙側鼻癢、鼻塞,每天有數次陣發性打噴嚏,鼻塞流涕,晨起和夜晚尤為嚴重,隨后鼻子會不自覺流出清水樣鼻涕,并且伴隨鼻腔堵塞等癥狀。“尤其不能待在空調房,一接觸冷空調,癥狀就更加嚴重。”劉女士就醫后,經醫生仔細檢查,她被診斷為慢性鼻竇炎,即過敏性鼻炎。
高貴云介紹,過敏又稱變態反應,是一種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它表現為機體通過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觸等各種途徑,接受某種過敏原后,可出現某一組織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強烈反應,引起各式各樣的功能障礙和組織損傷。而過敏性疾病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導的Ι型變態反應,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可以貫穿人的一生,而且有遺傳易感性。
過敏會引發相關疾病,其臨床表現也是多方面的。如胃腸道的食物過敏,主要體現在食后嘔吐、腹瀉、便秘、腹部絞痛等;上呼吸道的過敏性鼻炎,出現鼻癢、打噴嚏、流涕、鼻塞等;下呼吸道的過敏性哮喘,出現咳嗽、胸悶、喘息、氣短等;皮膚方面的蕁麻疹、特應性皮炎、食物過敏等,主要體現在全身或局部劇烈瘙癢、紅斑風團、皮膚水腫,少數患者還伴有食欲不振、發熱、關節腫脹的情況,如果累積到呼吸道或消化道,可能會產生更嚴重的癥狀,如呼吸困難、喉頭水腫、嘔吐、腹痛或腹瀉;部分患者接觸過敏原后,會出現皮膚潮紅、窒息、暈厥、意識喪失、血壓下降、心律失常、休克甚至死亡。
常見的過敏原,吸入性過敏原包括塵螨、花粉、霉菌、貓毛、狗毛、蟑螂、油煙、尾氣、香煙等;食入性過敏原,如海鮮、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酒精、蔬菜水果、抗生素等;接觸性過敏原,如冷熱空氣、紫外線、化妝品、洗發水、染發劑、洗潔精等;注入性過敏原,如青霉素、鏈霉素、異種血清、昆蟲毒液等。
此外,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常熬夜、電離輻射、燒傷、外傷感染等,這些生物、理化因素,也可成為過敏原,誘發過敏。
過敏人群注意:環境管理最重要也最有效
針對過敏人群,高貴云表示,要從環境、飲食、用藥管理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改善。
環境管理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環節。如家中注意衛生清潔,勤拖地,避免灰塵飛揚,每兩周用55℃以上的熱水清洗枕套衣被,清除塵螨及其代謝產物,并置于太陽下長時間晾曬。保持室內濕度40%~50%,使用除濕機防止霉菌滋生,注意通風。避免使用地毯、毛絨玩具等易積塵物品。花粉季節如春秋季應減少外出,必要時佩戴N95口罩,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花粉濃度高時戶外活動,外出回家后立即洗臉、漱口,及時更換外衣。在季節交替、氣溫驟變時,應盡量做好防寒保暖,避免著涼、感冒。
飲食過敏者需嚴格閱讀食品標簽,警惕“可能含有致敏原”的提示,避免食用致敏食物。外出就餐時主動告知服務員過敏情況,同時避免食用含不明成分的加工食品。花粉過敏者慎食蘋果、梨、胡蘿卜等,這些可能引起口腔過敏綜合征。塵螨過敏者慎食蝦、蟹等甲殼類海鮮,避免交叉過敏反應的出現。
遵醫囑規律用藥非常重要,不可自行增減劑量,過敏藥物嚴禁使用。季節性過敏患者,可在過敏季前兩周開始預防性用藥,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
在生活習慣上,首先要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免疫力下降會加重過敏癥狀,適度運動如游泳、練瑜伽等,但避免在寒冷干燥環境下劇烈運動;選擇無香料、低敏的洗護用品,特應性皮炎患者洗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水溫不宜過高,不超過37℃;必要時記錄過敏日記,內容包括癥狀、誘因、用藥反應等;還需注意情緒變化,學習放松技巧如冥想等,以此緩解焦慮現象。
遭遇突發過敏現象 掌握三點可以自救
日常生活中,難免遭遇突發的過敏現象,此時該怎么做?高貴云表示,掌握三點可以自救。
第一,立即脫離過敏原。比如食物過敏時,應馬上停止進食,但不要催吐,避免誤吸風險;如果被昆蟲叮咬,需輕輕取出毒刺,不要擠壓,立即遠離昆蟲聚集地。假如是接觸過敏,需脫掉污染衣物,清水沖洗皮膚。
第二,積極抗過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服用抗過敏藥物。采取舒適體位,保持空氣流通,如果出現嘔吐,將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氣道。
第三,識別危重信號,立即就醫。當出現因過敏導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面色蒼白、手腳發冷、意識模糊等任何一種表現時,需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高貴云提醒,關于過敏的常見錯誤認識,值得澄清一下。
比如“小時候過敏,長大自然就好了”:部分兒童過敏可能緩解,但成人也可能新發過敏,需持續做好管理。
“過敏只是小毛病,不用太在意”:嚴重過敏可導致休克、窒息,必須重視。
“脫敏治療能根治過敏”:脫敏治療(免疫療法)可減輕癥狀,但并非100%能根治,需結合長期護理。
過敏是慢性疾病,需保持樂觀心態,科學護理。通過規范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大多數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癥狀,保持良好生活質量。如遇任何疑問,建議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