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劉躍兵
夏日,包裝飲用水成為超市、商店、酒店、加油站等的熱銷品。記者在永州的多處商超、酒店看到,不僅怡寶、農夫山泉、百歲山等全國知名品牌的包裝飲用水很多,“湘江源”“藍山水”等永州本土生產的包裝飲用水也不少。據了解,其中一些還銷往廣東、廣西、長沙、衡陽等地。
飲用水產業因勢興起
7月15日,地處藍山縣湘江源瑤族鄉竹林村、漿洞瑤族鄉上洞村的包裝飲用水廠,工人們正在搬運“湘江源”“藍山水”包裝飲用水,銷往廣東、長沙等地。
近年來,永州市飲用水產業悄然興起。目前,該市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共有85家。
永州市地處湘江源頭,生態良好,水質優良。2024年,全市52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水環境質量排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第22位,藍山、江華、雙牌、寧遠等4縣水質排名全省前10位。
生態好、水質優等天然稟賦,是永州市包裝飲用水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永州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5%左右,境內共有733條大小河流,水資源豐富且優良,包裝飲用水產業因勢而興。
藍山縣湘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野狗嶺,山泉從巖縫汩汩冒出,飛花濺玉,一路向北。這里是湘江的源頭,“掬水可飲”。
如今,藍山的飲用水產業已經發展成為當地重要產業。
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98.5%,溪流眾多。7月16日,記者看到,山下的包裝飲用水企業加班加點生產。
冷水灘區深層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達到國家GB19298標準,全區發展7家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年產量4.25萬噸;祁陽市共有15家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1家正在申辦生產許可證;江永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分別有4家、10家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產能逐年增長。
好產品還需要好銷售
7月15日,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蝦塘村,“不老泉”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內一片忙碌。
企業負責人袁波介紹,他們從村里的不老泉取水,攜“不老泉”的故事奔赴廣東、廣西、長沙等地市場,產品逐漸得到消費者認可。2024年,公司銷售桶裝水、瓶裝水50萬桶、10余萬箱。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產品還需要好的銷售。永州市有關部門通過展銷會、招商活動等,大力推介永州的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也積極采取多種措施開展營銷。
“湘江源”包裝飲用水企業,主動與多地加油站合作,闖出一片天地。2022年,企業加大投資,產能達到每小時1.5萬瓶瓶裝水、1200桶桶裝水。今年,他們啟動第三期包裝飲用水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產能將達到每小時3.5萬瓶瓶裝水、2400桶桶裝水。
“藍山水”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先后在全省14個市州設立代理,為賓館、酒店等生產定制包裝飲用水。還根據廣東市民愛喝茶的習慣,生產、銷售泡茶定制水。
2021年,祁陽市居民王冬春,在金洞管理區金洞鎮油勝村創辦包裝飲用水企業。沒想到,產品積壓。王冬春毅然安排員工處理掉過期的包裝飲用水。沒想到,現場拍攝的短視頻走紅,收獲不少客戶。王冬春果斷取消銷售點,“減負快跑”,研發微信銷售配送平臺,還實施喝水得積分,積分兌換產品,產品供不應求。
新田縣新圩鎮三占塘村生產的包裝飲用水富含微量元素鍶,企業大力開拓線上市場,回頭客越來越多。
冷水灘區創建包裝飲用水智能調度平臺,整合46家配送站點,建成覆蓋全區城鄉的“6小時送達”配送體系。
好水出永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專家指出,永州市包裝飲用水產業發展較快,但進一步做大做強,還需要克服短板,積極創新。
生產經營成本高,是永州包裝飲用水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不少受訪者說,企業地處山區、山村,運輸成本高。向第三方購買水桶、水瓶、水蓋等,同有成熟產業鏈的大型包裝飲用水企業比,成本高出不少。
一些縣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建議,飲用水企業組建產銷聯盟,打造地方特色飲用水公用品牌。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戰略投資者,降低企業的生產、管理、運輸成本,“借船”拓展銷路。
在江華“不老泉”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記者遇到前來考察的一位長沙客商。他建議,通過雙方合作,進一步拓展省內外市場。
“建議深耕本土地域文化IP,在‘產品差異化定位’‘數字化運營’等方面尋求突破。”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市科技特派員羅欣說。
湖南科技學院楊金磚教授認為,飲用水不是高科技產品,但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要充分利用永州優質水源的優勢,用心用情持之以恒抓實產品質量、明確賣點、精準定位、品牌塑造四件事,未來可期。
“地方包裝飲用水品牌逆襲破局,要深化差異化生產、營銷,積極推動桶裝水下沉到鄉鎮農村,瓶裝水主打特色或功能,如廣西巴馬的包裝飲用水突出富硒、健康元素,講好長壽故事。”北部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占金剛教授建議,各縣市區包裝飲用水企業可以組成協會,聯合采購原材料。有條件的地方,打造合理的配送中心,以降低生產、運輸等各個環節的成本。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