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思齊)清晨,位于桂陽縣駿馬大道的“城市客廳”金山站人頭攢動,這里共有26條公交線路經過,提供交通候乘、旅游咨詢等多重功能,日均接待服務群眾逾800人次;而在郴州城區,由原天龍站與某汽車4S店改造而成的“城市客廳”,配備空調、飲水機、便民藥箱等設備物品,停靠線路覆蓋桂陽、臨武、嘉禾等多地。
記者從郴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該市精心打造便民利民的“城市客廳”,逐步構建“一站多點”的道路客運站點全新服務模式,入選了交通運輸部11個汽車客運轉型發展典型案例名單,面向全國進行推介。目前,該市已建成14個“城市客廳”,乘客出行總時長較以往減少20%以上,累計為160余萬旅客提供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
郴州以增進旅客出行便利性為導向,分析乘客出行需求特征數據,“城市客廳”多布點在城市核心地段、高鐵出站口、大型社區等主要客流集散處。如,嘉禾大市場“城市客廳”坐落于嘉禾大道、嘉禾六中對面,為15條公交線路交會處;宜章“城市客廳”坐落于文明北路,為4條城市公交線路和11條鄉鎮公交線路的必經點。
郴州以“城市客廳”打造復合型服務節點,原來信息欄加站臺棚的汽車客運站點,變成了有門有窗的中式小屋,提供代售客票、辦理公交卡、行包快運、農產品配送展銷等多種服務,由傳統的“等客上門”轉向主動“設點迎客”。
郴州交通部門還與工會合作,推動“城市客廳”與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共建共用,為環衛工人、快遞員等群體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休息場所,促進傳統客運與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現代城市的嶄新名片。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