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湖南產業基礎,發展中藥材產業
網友 肖瀟
把根子扎穩,種出真正的好藥材。建議在雪峰山、武陵山等核心產區,合理規劃、科學布局種植區,大力推廣生態種植、仿野生種植等種植方法,讓藥材在好山好水間自然生長。
在加工上做深文章,提升價值。一方面,大力支持發展中藥飲片、提取物、配方顆粒等現代生產線,把藥材的價值提上去;另一方面,鼓勵推廣趁鮮切制等新工藝,減少好成分的流失,同時把產地的初加工和炮制技術規范起來、提升水平。
打通市場,打響“湘藥”品牌。打造響當當的“湘藥”區域公共品牌,靠過硬的品質和誠信經營贏得市場信任和話語權。同時,建設現代化的中藥材交易中心,搭建集信息發布、線上交易、智能倉儲物流于一體的綜合平臺。
產業融合和創新。把深厚的中醫藥文化融入旅游、康養產業,打造集科普、生態體驗、健康養生于一體的特色基地。同時,加強科技支撐,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重點攻關良種選育、智能化生產、新產品開發等關鍵環節。
建設有競爭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做優做強一桌湖南飯
網友 黃思苗
強化產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建議統籌引導省屬企業以米面油龍頭企業為核心,通過資產劃轉、股權收購等方式,對省內分散的中小加工企業、倉儲物流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整合生產、倉儲、運輸等全鏈條資源。重點培育1至2家綜合性全國有競爭力的糧油集團,打造從田間種植、精深加工到終端銷售的一體化產業集群,提升規模效應與市場話語權。
聚焦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競爭力。整合省屬企業優勢品牌資源,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米面油區域公用品牌,統一質量標準與營銷體系。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如功能性糧油、預制米面制品等,搶占中高端市場。同時,利用電商平臺與冷鏈物流網絡,拓展省內外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市場占有率。
完善政策支持,強化要素保障。建議在金芙蓉基金項下設立米面油產業整合專項基金,對兼并重組項目給予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協調金融機構提供并購貸款、供應鏈金融等支持。優化土地、能耗等要素配置,保障重點糧油加工園區與倉儲物流基地建設,為企業規模化發展創造條件。
建立多元化、分層次的數字人才培養體系
網友 曾權
從小學到高中階段,逐步引入編程教育、人工智能基礎等課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創新能力和數字素養,為未來的數字人才儲備打下堅實基礎。加強職業技術學校和培訓機構的建設,針對市場需求開設數字技能相關的專業課程和短期培訓班,快速響應企業對數字人才的需求。依托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設立數字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學科學位點,培養高層次數字人才。
深化公積金管理改革
網友 陽金玉
目前,我省公積金使用管理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公積金使用管理平臺還是各地級市為主,沒有很好融合各地的數據和信息;二是跨地級市使用公積金貸款政策差異大,僅限長株潭范圍使用較便捷;三是貸款偏重點局限學歷、年齡等方面,特別是年齡限制不利于擴內需、刺激消費等,容易造成部分客戶流失跨省購房。
建議加快建立全省公積金管理平臺,推動各地級市無阻礙跨市跨縣使用公積金貸款。取消公積金優惠政策年齡限制,最大程度刺激需求。要取消35歲年齡限制,30至40歲家庭購房需求大,最大程度挖掘各年齡段購房等需求,要激發全省甚至外省人員在全省各地級市購房。公積金優惠政策多偏向家庭人口數,再考慮學歷、職稱、榮譽等,從而間接鼓勵社會持續加強學習和爭先創優風氣。
盤活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議
網友 諶忠于
建議穩定農村基本人口的常居規模,繼續加強農村基礎建設,盤活并提高農村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礦藏、水流、海(河湖)域等自然資源的收益價值,探索自然資源的使用權(收益權)入市。科學制定、規范普通農副產品生產流通標準、途徑與平臺,嚴格規范與落實農村建設及發展資金、惠農資金,進一步加強對農村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加速推動公共數據價值實現
網友 劉琪
加快全省公共數據分類分級。借鑒廣東等地經驗,加快制定省級及市州公共數據分類分級規則。將數據分級分類納入政務信息化項目立項、建設、驗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無分級不立項、無分類不驗收”的硬約束機制。
探索構建公共數據價格評估體系。按照“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總原則,“基礎公益類”(如應急管理、民生服務)實行無償開放、“產業賦能類”(如智能制造、現代農業)以“成本補償 微利導向”定價、“增值創新類”(如商業征信、精準營銷)推行市場化協商定價。
探索構建“貢獻度 風險值”收益分配機制。按照“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原則,推行“基礎分成 績效浮動”,對基礎部分按數據供給方(政府部門)、運營方(企業)、加工方(數商)的初始投入比例分配;績效部分根據數據質量、應用成效、安全風險等指標動態調節。
夯實公共數據安全屏障。探索“數據安全沙盒”模式,對敏感數據實行“可用不可見”處理。建立公共數據開放負面清單,明確禁止商業化數據細化目錄。借鑒浙江省“數據安全駕駛艙”經驗,對數據采集、存儲、傳輸、銷毀各環節進行動態監控,打造“數據一屏展示、指標一屏分析、指揮一屏聯動、治理一屏閉環、場景一屏透視”。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鄭旋 整理)
責編:伍鏌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