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羅艾敏 通訊員 汪子悅 廖文藝
入伏第一周,長沙濕熱交織。在長沙梅溪湖路滾燙的瀝青旁,57歲的市政工人羅克己衣衫濕透,正翻鋪著刺鼻的鋪料;城市高空,電力維修工張帆身著密不透風的絕緣服,在烈日炙烤下守護著電網安全;清晨的街道,園林工人王見額頭的汗珠已反射著陽光,只為澆灌出片片綠蔭。不同的戰場,相同的汗水——他們是酷暑下保障城市運轉和市民生活的無名守護者。
【市政工人】
直面145℃高溫,滾燙瀝青上的城市修補師
7月23日10時,長沙梅溪湖路一處立交橋下,57歲的市政工人羅克己正和工友們翻鋪著滾燙的瀝青料,汗水打濕了衣衫,腳下是粘黏刺鼻的鋪料……這是酷暑中城市道路維護的日常一景。
隨著早高峰結束,湖南湘江新區梅溪湖片區維護管理所的工作人員迅速設置警示標志,開始道路維護。銑刨機的轟鳴震耳欲聾,羅克己緊盯著機器鏟過的道路,指揮工人快速清理廢渣。三臺機械協同作業:銑刨機剝離破損路面,滑移清掃機清理碎石,切邊機修整邊緣。
當天陣雨剛過,氣溫比平日略低,羅克己稍感慶幸,“今天還算涼快,平常熱得受不了。”
當滿載滾燙瀝青的運輸車傾瀉而下,熱浪裹著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理想的攤鋪溫度不能低于145℃,溫度不夠瀝青就結塊,路容易壞。”羅克己揮動鐵鍬,將滾燙料堆鋪平。
水蒸氣不斷蒸騰,工人們的衣衫很快被汗水浸透。“都習慣了。”羅克己介紹,除了維護市政道路和人行道,市政工人們還需維護地下雨水、污水管道,汛期時更要沖鋒在防汛應急一線。
在前鋼后膠壓路機反復碾壓下,新鋪的路面逐漸泛出烏亮光澤。“別小看壓這幾道,要把路壓得又平又實,很講究功夫。”十四年的市政工作,讓羅克己對每項技術都了然于心。
“過去補路都靠工人們埋頭干,現在是一整套機械車隊。”羅克己向記者展示了班組里的大家伙,銑刨機、滑移清掃機、攤鋪機、壓路機、瀝青灑布車……“有了他們,我們的工作輕松不少”。
羅克己和工友們的工作,是湘江新區市政中心今夏道路精細化維護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自6月21日夏至以來,該中心已對西二環、岳麓大道、楓林路、岳華路、梅溪湖路等重點路段展開全面維護,累計完成車行道修補5000余平方米、更換人行道板3000余平方米,調整維護平側石約300套米,維護障礙設施2100余根,清掏泄水井4000余座、疏通排水支管45000余米。這些具體的維護工作,如同為城市“筋骨”進行保養,保障著高溫下道路的安全暢通和地下管網的正常運行。
【電力維修工】
穿著數公斤重的絕緣服,像被悶在罐子里持續烘烤
“紅”“橙”是今夏湖南的主色調。7月15日,湖南省氣象臺發布2025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次日電網負荷即創歷史新高。酷熱中,湖南電力工人們身穿絕緣服,在高溫蒸烤下進行電力保障作業,只為守護城市運轉和千家萬戶的清涼。
7月25日8時,國網長沙供電公司的電力維修工人張帆和同事已站在絕緣斗臂車操作斗內,開始了一天工作。安全帽下汗水順著鬢角流下,沒過一會,絕緣服內已是汗水淋淋。
“這身絕緣服,是安全保障也是煎熬。”張帆介紹,絕緣服、絕緣手套、安全帶——這套重達數公斤的標配裝備,在盛夏無異于移動蒸籠。
絕緣橡膠隔絕了電流,也隔絕了空氣流動。“比普通工作熱得多,人就像悶在罐子里被持續烘烤。”張帆感嘆。
今年是張帆從事電力作業的第五年。“高溫不僅考驗意志,更直接威脅安全。”張帆坦言,白天戶外工作長達6—8個小時,工人們很容易出現中暑等情況,“如果溫度太高,或者有不安全的因素,我們會提前中止工作”。
為了追趕陰涼,張帆和工友們將戰線拉長至晨昏兩端:清晨五六點開工,夜幕下則可能鏖戰至九十點甚至凌晨。“工作時長雖無定數,但每天6至8小時的基礎任務雷打不動。”張帆說。
記者了解到,度夏以來,湖南全省累計開展配網不停電作業11115次,779名不停電作業人員和166臺絕緣斗臂車隨時進行搶修待命,有效保障線路安全可靠運行。
城市在熱浪中運轉如常,寫字樓的冷氣、家中的冰箱、醫院的設備……每一度清涼背后,都站立著一個“張帆”。他們身穿厚重的絕緣服隔絕危險,在高溫包裹中持續作業。正是這些無名守護者的堅守,保障了酷暑中不可或缺的電力供應。
【園林工人】
每人負責1萬平方米綠化帶,他們用汗水澆灌綠蔭
7月23日7時,夏天的白晝早已降臨,氣溫尚未來得及上升,身著綠色工裝的王見早已在綠化帶上忙碌起來,額頭上漸漸冒出細密的汗珠。
這是湖南湘江新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瀟湘風光帶維護管理所綠化工人王見的日常,60歲的他在這一片風光帶已經工作了9年。
伴隨著馬達的轟鳴,刀片高速旋轉,雜草飛濺,王見熟練地打著草,機身在草坪上顛簸,汗水從臉頰上滑落,掉進地上的雜草叢里。對于高溫,王見早已習以為常,“戶外作業肯定是這樣的。不只是高溫,冬天也要做,這很正常。”
王見是長沙本地人,2014年開始從事綠化作業,至今已有11年。夏天,他7時就要開始工作,趁著正午的烈日尚未至,趕緊完成工作,再回到陰涼的休息站納涼喝茶,等到14時再重歸崗位。
逼近40℃的高溫,哪怕他站著不動,汗水也會將衣服浸透。王見卻穿著防蚊蟲的長袖工作服,維護著這片綠化帶,從道路的南邊到北邊,一遍又一遍,多年如一日。
“夏季高溫,草木都干旱得厲害,白天水車出勤時間又有限,澆不贏水,我們只能晚上加班。從早上七八點到半夜12點澆水是常態。”王見告訴記者,“瀟湘風光帶這一條都是我們隊維護,一共17萬平方米,每人差不多要負責1萬平方米。”
“我喜歡戶外運動,做這個工作也屬于有氧運動。出一點汗對身體也很好。”王見對著整齊又秀麗的綠意比畫著,向記者展示他剛修剪好的草坪,曬得黝黑的臉反著汗水的亮光,“我生在長沙,長在長沙,對這兒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
責編:潘華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