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28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楊正強 喬木 劉成琳 曹愛民)黃瓜、絲瓜,原本鮮甜的蔬菜,卻意外地發苦,不少人有這樣的遭遇。近日,#男子誤食苦葫蘆瓜多次暈厥緊急送醫#話題引發關注。
7月28日,湖南省胸科醫院營養科營養學博士何水清提醒,夏日炎炎適當來點苦味食物,可以增強人體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但不是所有的“苦”都能吃,若本應是甜的瓜,吃起來卻是苦味,這時候可一口都別多吃。
夏天瓜果種類豐富,西瓜、甜瓜、絲瓜、黃瓜、苦瓜、葫蘆瓜……除了苦瓜天性如此,本應香甜的瓜果為何發苦,其罪魁禍首是名為葫蘆素的有毒物質。
一般來說,絲瓜、黃瓜、葫蘆瓜蔬菜等基本不產生致苦物質,很少有苦味,但它們會因基因、氣溫、陽光、土壤、外力等因素影響“變苦”,一旦發苦,這瓜就成了“毒瓜”,瓜里的高毒性物質——葫蘆素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傷害。何水清介紹,葫蘆素是葫蘆科植物為抵御蟲害自然產生的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物質,且化學性質穩定。
一旦誤食過量發苦的瓜類,毒素便會猛烈攻擊人體——輕則引發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則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傷,甚至因脫水及多器官衰竭而致命。
高溫烹煮無法分解這種毒素,發苦的瓜即使煮透也依然危險。無論是自家種植還是市場購買的葫蘆科瓜類(包括葫蘆瓜、絲瓜、黃瓜、冬瓜、西葫蘆、南瓜,水果里的甜瓜、西瓜等),烹飪或食用前務必切一小塊生嘗。
一旦嘗出明顯且持續的苦味,無論多輕微,必須立即停止食用。“很多人誤以為苦蒲瓜和苦瓜一樣能清熱,但苦葫蘆素的毒性會直接刺激胃腸黏膜,引發嚴重的消化道癥狀,還會損害肝腎功能。”何水清表示,若不小心誤食苦味瓜并出現不適,要立即停止進食,催吐清胃,可用手指或勺子輕柔刺激咽喉催吐(神志不清者禁用)。
同時要大量飲水稀釋毒素,盡可能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吃瓜后一旦出現不適癥狀,要攜帶剩余苦味瓜樣本,迅速前往醫院急診科就診切莫遲疑。何水清提醒,吃瓜時務必謹記這條鐵律:入口之瓜,遇苦即棄,這并非浪費,而是對生命最鄭重的守護。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