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羅艾敏 視頻 朱帥銘
入伏的長沙,濕熱交織。在長沙梅溪湖附近滾燙的路面上,市政工人橙色的身影正與時間賽跑——145℃的瀝青蒸騰著灼人的熱浪和刺鼻氣味,鐵鍬翻飛間。他們用濕透的脊背,扛起城市道路的堅實與暢通。
市政工人在進行切邊作業。朱帥銘攝
熱浪夾雜著異味,攤鋪瀝青仿佛高溫蒸桑
7月22日10時,剛下過一場暴雨,溫熱的空氣中夾雜著水汽,有些黏膩的體感卻讓市政工人們松了口氣,“和高溫暴曬相比,下場雨還是要舒服些”。
在長沙梅溪湖路一處立交橋下,銑刨機轟鳴駛過,起拱、鼓包的病害路面被鏟除。市政工人們緊隨其后,揮動工具,迅速將廢渣掃攏。施工現場熱浪蒸騰,整個班組人員都緊繃著神經,在高溫與噪音中專注作業。
“銑刨、清掃、切邊,每一步都要快速有序,確保底層干凈平整?!焙舷娼聟^行政執法局市政中心梅溪湖片區維護管理所所長王起文在車流間隙指揮著。他介紹,道路維護大部分工序都可由機械完成,小面積一般采用人工攤鋪作業,大面積則通常需要機械設備配合人工來完成。
對進行道路維護的市政工人們來說,超過100℃的瀝青帶來的熱浪和無處不在的刺鼻氣味是最大挑戰。“理想的攤鋪溫度不能低于145℃,溫度不夠瀝青就結塊,路容易壞。”57歲的市政工人羅克己從事市政工作十四年,他擦了把汗說,“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甚至能超過200℃,大夏天鋪路是最熱的,路上也沒個遮擋?!?/p>
市政工人們在鋪攤瀝青。朱帥銘攝
鞋底與瀝青黏連難分,力道、遍數都有講究
正說著,一車新拌的瀝青傾瀉而下,裹挾著刺鼻氣味的熱浪猛地撲面而來。在市政工人的指導下,記者嘗試拿起鐵鍬參與鋪平作業。僅僅鏟了幾下,熱氣便如開閘般洶涌襲來,不到十分鐘,臉上、身上已鋪滿了汗水和水蒸氣,鞋底與滾燙的瀝青黏連難分。
工人們卻動作嫻熟,配合默契,快速鋪平材料后,壓路機入場。在“前鋼后膠”壓路機的反復碾壓下,新鋪的黝黑瀝青逐漸泛出堅實的光澤?!皠e小看壓這幾道?!睋碛惺哪杲涷灥牧_克己目光專注,“要把路壓得又平又實,力道、遍數都很有講究?!?/p>
兩三個小時后,病害路面修復完成,車流恢復。工人們早已衣衫盡濕,大片汗漬如同烙印在工裝上?!岸剂晳T了!”羅克己扯了下衣服,因流汗衣衫緊貼后背。他介紹,除了日常道路、人行道維護,這支隊伍還肩負著地下雨水、污水管網的巡查保養。
汛期來臨,他們更是沖在防汛應急第一線?!叭ツ觊L沙內澇,水都漫到腰了,也是我們加班加點搶修?!逼降恼Z氣背后,是這份工作的艱辛與擔當。
瀝青混合物傾瀉而出,瞬間蒸發出熱氣。朱帥銘攝
記者手記:滾燙的堅守,無聲守護道路通暢
車行路上,只想趕緊抵達,很少想到平整的道路背后,“道路維修工”為修復路面、確保暢通,要面對怎樣的難題。
他們選擇在車流間隙作業,把自己“藏”在城市的喧囂背后。烈日下,145℃的瀝青是他們的“戰場”,流淌的汗水是他們的勛章。
這群可敬的市政工人,用滾燙的堅守對抗著酷暑的“烤”驗,無聲地守護著城市道路暢通。他們的身影,是高溫天里最動人的風景線。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