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張福芳
一束光可以做什么?
位于長沙市天心經開區的奧譜天成(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奧譜天成”)給出答案:從納米級的芯片缺陷檢測,到萬米高空的衛星遙感;從實驗室的前沿科研,到田間地頭的果蔬甜度測定……這束“中國之光”已照亮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半導體、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戰略產業的“火眼金睛”。
奧譜天成被譽為“光學行業的華為”,如今已站穩拉曼光譜中國第一、高光譜全國第二、光纖光譜全球前三的產業地位,近五年業績增長高達25倍。

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超30%,每年推出30多款新儀器
7月12日,奧譜天成長沙全球研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生產研發場地較之前擴大了兩倍。
“今年是奧譜天成(湖南)公司成立的第三個年頭,產值有望達到1.5億元。目前,團隊人數達180人,其中研發人員100人。”7月18日,在奧譜天成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展廳,公司董事長劉鴻飛博士向記者介紹。

展廳內,大小不一的光譜儀器琳瑯滿目。精密生產車間內,高端共聚焦顯微拉曼光譜儀ATR8800擺滿了整個房間。
“ATR8800這款設備是我們2022年落地長沙后研發生產的,主要對高校實驗室、半導體晶元缺陷、新能源、新材料等進行檢測,價格10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比國外同類產品便宜了近50%。”劉鴻飛說。
“這款比較小巧的是手持式拉曼光譜儀,可應用在海關、公安禁毒等領域,2秒就可識別出物品成分。”劉鴻飛指著另一款產品介紹。
礦區探礦、藥品成分檢測、軍工航天精密儀器檢測、水果的甜度檢測……奧譜天成的產品應用廣泛。
“十年前,中國90%的高端科學儀器靠進口;如今我們實現了600多款產品的國產化替代。”劉鴻飛話語中透著自豪。
企業發展的“加速度”來自哪?來自研發創新。
劉鴻飛介紹,企業的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超過30%,每年推出30多款新儀器,拳頭產品多次獲國家級獎項。
不僅如此,團隊攻克了深紫外拉曼光譜技術,研制出全球首創的Mapping小型拉曼光譜成像儀;266nm深紫外拉曼光譜儀和1064nm近紅外拉曼光譜儀更是填補國內空白。
“目前,我們公司產品在俄羅斯已成為光學儀器國際第一品牌、中東地區前三高端光學儀器品牌、歐美市場成長最快中國品牌之一。”劉鴻飛說。
打造中國的光學儀器生態圈
身為湖南人的劉鴻飛博士,近年來一直考慮回鄉創辦第二總部。
2022年6月,天心區相關領導得知劉鴻飛回鄉興業的想法,立即帶隊去廈門了解企業情況。

“交流幾輪后,我們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從長沙市到天心區,政府誠意十足,幫我們全程辦理落地手續,解決人才引進問題。不到3個月時間,完成了從接洽到落地,我切身感受到了長沙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政府高效貼心的服務。”劉鴻飛說。
“長沙具有人才、交通、房價等優勢,非常適合發展光學儀器產業。”劉鴻飛感慨,“我們招聘研發人員,就比廈門容易得多。長沙房價低,還容易留住年輕人。”
其實,這也是二者的“雙向奔赴”:奧譜天成作為一家具有國際一流研發能力的科創型企業,與天心區發展數字經濟的產業導向高度吻合,項目落地后能提升天心區產業技術能級,助力產業發展。
“我每年要搭乘150多趟飛機,現在有一半時間是往家鄉飛了。”劉鴻飛坦言,長沙作為奧譜天成第二總部基地,未來,公司準備用三年時間,把團隊發展到500人左右,其中研發人數達300人左右。力爭5年內,在長沙打造一個年產值過100億元的高端光學儀器產業鏈,在天心經開區打造中國的光學儀器生態圈。
“一個產業要真正發展,一定會形成聚集區,通過打通光學領域上下游企業,持續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打造全國有特色的光電產業集群,逐步成為全球光學儀器研發中心。”劉鴻飛說。
正是在劉鴻飛的倡議下,天心經開區全力支持打造高端光學儀器智能產業園,該產業園也成為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中的重要項目之一。
“中國儀器產業未來一定會像中國的手機、電動汽車行業一樣,走到世界之巔。”劉鴻飛信心滿滿。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