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梅)為進一步提升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水平,今天,湖南省高速公路重點水運建設項目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啟動會,在省水運投公司所屬湘江長城航道項目現場舉行。會上,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數智化培訓管理(一會三卡)平臺上線運行,首批全省交通建設領域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站正式授牌。
目前,全省已在湘江長沙至城陵磯一級航道項目、株耒擴容項目、茶江高速項目建成首批3個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站。
活動現場。
會上還正式發布了《湖南省高速公路和重點水運建設項目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工作實施方案》《湖南省交通建設領域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工作指南(試行)》。依據《實施方案》,湖南將創新打造“1+1+1+N”數智培訓體系,以智能培訓平臺為核心樞紐,以中心提升站為實體基地,配套標準化課程體系,輻射帶動N個工區提升站形成培訓網絡,并通過N個移動終端實現隨時隨地學習。這一創新模式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讓工友在工作間隙就能輕松“充電”。
據統計,湖南高速公路和水運重點建設項目農民工達10萬人,全省交通建設項目用工達30萬人。根據規劃,2025年將在全省高速公路和水運重點建設項目建立提升站示范點,培訓提升農民工不少于1萬人;2026年起,在取得成效和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市州交通建設項目延伸拓展,助力“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
“以前干活憑老經驗,如今通過實操培訓,對焊接工藝的理論和技術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期待通過培訓,增長技能、增加收入。”湘江長沙綜合樞紐三線船閘中交四航局項目電焊工曹鵬飛告訴記者,“農民工素質與技能提升站”提供了學習技能的課堂,還有實踐操作的訓練場,能提高焊接工藝水平,更能為個人職業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據悉,通過數智化培訓管理平臺,農民工個人學習與考試記錄形成“一人一檔”,檔案包括基本信息、學習積分、考試持證等。對于學習能力強、技能水平高的農民工,平臺會自動推薦參加學歷提升和技能鑒定,并向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的用人單位或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進行技能鑒定信息推送等,逐步推進技能等級與薪酬體系掛鉤,幫農民工“更進一步”。
責編:張梅
一審:張梅
二審:王海燕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