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1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邵美琪 陳浩然)7月31日,一段“爸爸帶4歲七胞胎逛菜市場”的視頻引發網友的熱議。視頻里,7個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小朋友,在菜市場的攤位之間穿梭打鬧,攤主和買菜的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8月1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二科主任醫師陽翎解析了七胞胎背后的醫學奇跡。
自然受孕七胞胎僅1/4.7億的概率
陽翎介紹,自然受孕懷上七胞胎的概率極其渺茫,僅約1/4.7億。這需要母親一次性排出七個卵子并全部成功受精,通常與遺傳因素(如家族多胞胎史)或卵巢功能異常有關。
即使是在輔助生殖技術,如試管嬰兒日益成熟的今天,多胎妊娠也常被視為高風險情況。為提高母嬰安全,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減胎術。因此,自然受孕并順利降生的七胞胎更是鳳毛麟角。
陽翎提醒,七胞胎帶來的不僅是加倍的幸福,也伴隨著巨大的健康風險與家庭挑戰。從母親孕期開始,多胎妊娠就是一場艱辛的“馬拉松”,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并發癥風險遠高于單胎妊娠。對于胎兒而言,早產幾乎是必然。早產兒常面臨腦癱、呼吸系統疾病、發育遲緩、免疫缺陷等長期健康問題,需要精心的醫療護理和康復。
孩子降生后,其家庭面臨的挑戰也不少。費用方面,在產前和新生兒期,多胎妊娠醫療費用明顯較單胎高,這主要是由于“早產”帶來的。數據顯示,單個早產兒第一年平均醫療費用,包括住院和門診護理,比足月兒高出10倍。
養育7個同齡孩子的成本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呈幾何級增長,涵蓋醫療、教育、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同時,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關注并滿足每個孩子獨特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確保他們身心,健康成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多胞胎家庭,是好“孕”也是挑戰
2003年,全國首例全男四胞胎在湖南邵陽出生,早產72天總體重僅5.5公斤的4個小男孩,被轉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救治。當時4個孩子腸胃發育不良,肺部、肝臟等內臟發育都不成熟,呼吸功能差,體質非常虛弱,稍有病菌侵襲,就可能造成器官大面積感染。
為了救治他們,湖南省兒童醫院專門購買了恒溫培養箱、藍光床、輻射臺等先進急救設備。在醫護人員精心呵護下,孩子們渡過難關康復出院。按出生概率測算,全男四胞胎出生,352.5萬人以上才可能出現一例。孩子的父母親為四胞胎取名為李慶國、李慶泰、李慶民、李慶強。2021年高考,老三李慶民考出了626分的好成績,被武漢大學錄取,其他三兄弟也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2024年10月底,江西侯女士注射促排卵藥物之后懷上九胞胎。此前,她到醫院檢查時,顯示子宮內有多個囊腫且子宮內膜息肉,受孕困難,醫生建議注射促排卵針進行排卵。遵醫囑侯女士注射了促排卵藥物,10月底成功懷孕。最開始檢查發現是三胞胎,第二次發現八胞胎,第三次檢查竟發現九個孕囊,緊緊挨在一起。同年11月,考慮到生育危險及經濟壓力,侯女士聽從醫生的建議,先后兩次進行減胎手術,保留了兩個健康的胚胎。然而,盡管妊娠早期胎兒畸形篩查指標正常,2025年1月檢查時發現,侯女士感染嚴重,繼續保胎孕婦風險很大,最終無奈選擇放棄。
陽翎提醒,多胎妊娠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產后出血、胎兒發育異常等多種特殊并發癥。如果懷上了多胞胎,一定要遵醫囑,按時產檢,并注意早產現象。一旦發現早產跡象應盡快就醫,規范化的妊娠期監護和處理是改善圍產結局的重要措施。
鏈接:曾有九胞胎誕生創紀錄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消息,2021年5月4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一家診所出生的9名嬰兒被正式認定為單次分娩存活最多的嬰兒,其中包括五個女孩和四個男孩。
9個孩子為其母親懷孕30周后通過剖宮產提前誕生,每個嬰兒的體重僅在0.5至1公斤之間。九胞胎的父母——來自馬里的年輕夫婦阿卜杜勒卡德爾·阿爾比和哈利瑪·西塞還有一個大女兒。
在西塞一家之前,醫學史上從未有過一胎9個嬰兒存活超過幾小時的案例。2025年5月,這9個孩子迎來4歲生日。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