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在全國率先將市政天網接入電力系統
“電網智安”精準防范電力作業風險
華聲在線8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晗 通訊員 王思柔)11日下午3時25分,在長沙市望城區的兩處電網作業現場,“電力作業安全風險智能監測與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簡稱“電網智安”)系統精準識別出安全風險,監督人員接到提示后,立刻進行提醒,為現場作業加上了一道“安全鎖”。
“過去,電力安全稽查和運行監控主要依靠人工判斷,遇到流動性施工或者復雜環境的情況,常常力不從心。”國網長沙供電公司安全督查中心組長劉希林說,比如一些偏遠地區的施工,很難做到實時監管;在人員密集、作業復雜的場地,人工監督也很難全方位顧及每個安全細節。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國網長沙供電公司聯合同濟大學等單位,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共同研發打造出“電網智安”系統。該系統按照“三段式”反違章要求,創新構建了“全域感知—事前管控—事中研判—事后復盤”的技術體系。“它集成了布控球、天網、工業視頻以及執法儀等四類數據,并搭載人工智能視覺技術,形成了一個24小時在線的‘AI天眼’。”該公司研發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國內首次將市政天網系統接入電力系統,當大型機械或施工人員靠近電網環網柜等重點設施時,系統就能敏銳監測風險并發出提示。
“電網智安”可覆蓋登高作業規范、大型機械外破預警、“三無”現場識別、流程合規管控等多種場景,部分場景識別準確率超90%。截至目前,“電網智安”已累計分析2.47萬個作業現場,掃描45.8萬項數據,觸發視頻預警2360次、文本警報1.06萬次,識別準確率超90%,成功攔截140余次隱患。
“電網智安”已通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被認定整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國際領先。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