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前傾,雙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時要注意節奏,跟著我數……”這一幕發生在長沙瀏陽河邊的一個急救小攤上,湖南省兒童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熊亮正全神貫注地引導著一位青年進行心肺復蘇的規范流程,還有不少市民圍在小攤周圍認真觀看示范操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從今年6月15日起,每周末的晚上7點半,熊亮就會在長沙市開福區的瀏陽河堤岸的景觀臺上支起“急救地攤”,免費教授市民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
作為湖南省兒童醫院一名醫務工作者,就業后熊亮最先參與的工作是院前急救,熟練掌握各項急救技能,但她也見過不少錯失急救“黃金時間”的生命,一直期望更多人可以學會急救,在身邊有人突然倒下時,能勇敢且專業地出手相助。在家人的支持鼓勵下,今年6月15日,熊亮第一次支起了“急救擺攤”。
一盞大燈,一個易拉寶,一塊瑜伽墊,一個急救練習模型,便是熊亮的“地攤道具”。
熊亮回憶起第一次擺攤,她內心也有些忐忑,擔心無人問津。但當她告知是免費教急救技能時,大家的熱情瞬間被點燃,紛紛圍攏過來,熊亮便順勢開始講解示范,邀請市民動手練習操作。
“心肺復蘇按壓的力度要多大?”“如何判斷按壓是否有效?”在實操過程中,每當市民有疑惑,熊亮都會耐心地手把手示范。不少市民表示,“這樣實踐操作后心里也有底氣了,如果以后遇到需要心肺復蘇的人也能伸出援手。”
在這幾個月的教學實踐中,熊亮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將專業的醫學知識,通俗易懂地講解出來,讓更多的市民充分理解并掌握急救技能。
在參與急救技能學習的人群里,一位老人令熊亮印象極為深刻,“一位頭發全白的老人,當進行心肺復蘇練習需要跪到地上時,盡管行動不便,老人家還是堅持練習。”每一位到“急救地攤”學習的人都是自發自愿的,都有一顆大愛之心,這樣的愛心也鼓勵著熊亮堅持下去。
截至目前,根據紗布等學習材料的使用數據,大概有12000多人在熊亮的地攤上學習了急救知識,大約2500人實操過胸外按壓,500多人練習了人工呼吸。熊亮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人自發自愿地加入學習急救技能的行列,讓更多生命在面臨危險時能得到及時救助和守護。”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劉暢暢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