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養牛人》劇照。
馬文勝
一次又一次觀看大型原創話劇《深海養牛人》,讓我有了要談一談這部劇的沖動。
這是我第三次觀看這部劇,每一次都給我強烈的新鮮和感動。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經常與院士、專家等科學家以及各行各業的科技工作者打交道,從他們身上能強烈感受到中國科學家精神,時時為他們的事跡所感動。
《深海養牛人》是由湖南省演藝集團、省科協、湖南科技大學共同出品,省話劇院創排演出的大型原創話劇,講述了“時代楷模”、湖南科技大學萬步炎教授與“海牛”團隊的深海奮斗史。話劇以時間為脈絡講述了多個故事:萬步炎從一個洞庭湖邊的小孩如何憑著自己的奮斗與堅持一步步游到海洋深處的求真故事,萬步炎及其團隊如何讓我國深海勘探裝備技術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科研故事,萬步炎手把手培養下一代科研人的育人故事,“小萬老師”與“劉妹坨”相濡以沫、相知相助的愛情故事……一個串起來的小故事,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我國首臺海底鉆機的艱難研制,科學家們在科研路上吃的苦、受的累,清晰感受到新時代中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偉大成就。
從內容上,這部劇完整詮釋著科學家精神內核。深海勘探,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沒有能力開展這項工作,還是毛頭小伙的“小萬”毅然拒絕日本開出月薪2.5萬美元(相當于當時國內10年工資)高薪誘惑,回國夜以繼日研制出我國第一臺海底鉆機。二十多年的堅持,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首臺鉆機深海鉆探0.7米到10米、20米、100米、200米,到現在遙遙領先全球的231米,充分展現了科學家的勇于創新、不畏艱辛、百折不撓的品格和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敢為人先”的精神。
從形式上,這部劇也處處展示科學家精神內核。從劇本創作、演員選拔到舞臺設計、音效燈光,從演員每個動作、表情到每句臺詞、語氣都是反復推敲、練習,這無疑體現了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每一次都能讓人感覺“演得更好了”。
這部劇還切實體現了“科技賦能藝術”的創作理念。舞臺聲光電巧妙結合,將動態投影與立體布景有機銜接,將“海牛”鉆機下海試驗的驚濤駭浪、實驗室里徹夜攻關的燈火通明等場景鮮活地鋪陳開來,緊緊揪著觀眾的心,讓觀眾與演員一起置身于科研一線,與“海牛”團隊同呼吸、共奮進。
目前此劇已獲得全國“科學家故事舞臺劇”推廣行動項目、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資助項目和湖南省藝術節田漢大獎,實至名歸,這是對劇組演職人員和萬步炎教授的贊許。
我為兩個“海牛”團隊自豪。
責編:伍鏌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