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切實解決當前幼小銜接實踐中存在的“碎片化銜接”、“資源不均導致‘小學化’傾向”及“家長焦慮催生超前教育”三大挑戰。黃興教育集團于2025年7月5日在長沙縣黃興鎮光達幼兒園舉辦暑假專題研修活動。本次活動聚焦深度落實教育部“四大準備”,旨在統一集團內公民辦幼兒園教師科學認知,提升實踐能力,為兒童搭建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階梯。集團內公民辦幼兒園園長及骨干教師100余名齊聚一堂,共同參與了這場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研修盛宴。
強化銜接使命,凝聚行動共識
培訓伊始,黃興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王建軍就本次研修活動的意義、背景目標以及集團對大家的殷切期望都做了全面和深刻的闡述與要求,并鼓勵教師們認真學習,將科學銜接理念融入日常幼小銜接工作中。隨后,黃興教育集團總校長彭志國圍繞會場紀律、學習要求、法律法規等提出研訓要求,確保培訓活動的順利進行。
聚焦“四大準備”,深研科學路徑
身心準備:奠基健康成長之基。光達幼兒園王雨詩老師帶來首場專業分享《銜接有時,助力身心成長》。王老師深入剖析了幼兒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強調了在銜接過程中關注幼兒情緒情感、動作協調、健康體魄的重要性,引導教師掌握如何創設積極環境,幫助幼兒建立入學期待、緩解焦慮,為適應小學生活奠定堅實的生理與心理基礎。
學習準備:探索可視化實施路徑。干杉中心幼兒園李冰潔老師從理論研讀、思維導圖、案例剖析、現場互動、錦囊傳授等方式引領全體學員深入、系統的了解學習準備的核心要義,強調其核心在于保護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培養專注力、堅持性、計劃性等學習品質,以及初步的符號認知、閱讀理解等能力。她將抽象的學習品質培養目標轉化為具體、可觀察、可操作的教育行為,為教師提供了清晰的實踐路徑。
社會準備:培育未來合格小公民。天空之境幼兒園楊婧老師以《科學銜接,育社會小公民》為題,聚焦幼兒社會性發展。講座通過生動案例,闡釋了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規則意識、任務意識及熱愛集體情感。楊老師特別指出,社會準備是兒童融入小學新環境、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核心能力,教師應通過游戲、情境模擬等方式有效引導。
生活準備:養成獨立自主好習慣。藍田幼兒園林海霞老師壓軸登場,帶來《幼小銜接生活準備指南》。林老師從幼兒一日生活入手,詳細講解了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如整理物品、自我服務)以及安全防護意識。她強調,生活準備是兒童適應小學獨立生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關鍵環節,需要家園協同,持之以恒。
構建科學標準,部署長效行動
活動尾聲,黃興教育集團副總校長王迎春對本次培訓進行了總結,梳理四大講座的核心要點,并對下階段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她表示,此次培訓只是一個開始,后續集團將持續關注幼小銜接工作。通過開展更多的教研活動、實踐指導等,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著力構建集團內部統一、科學的幼小銜接實踐標準,確保科學銜接理念在集團內的幼兒園和小學得到全面落實。
此次研修內容系統、針對性強,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特別是對教育部“四大準備”內涵及實施要點的系統解析,有效厘清了認識誤區,提供了豐富的、可遷移的銜接策略和方法。活動搭建了寶貴的公民辦園教師交流平臺,促進了經驗互鑒與資源共享,為黃興教育集團整體提升幼小銜接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注入了強勁動力。集團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科學幼小銜接研究與實踐,為區域內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通訊員 劉婭 陳蘭 李洋)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