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晚報7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俊 實習生 黃裕鳳)“這么熱的天,在家做飯特別麻煩,這里環境好、菜品好、服務好,我心里一百個滿意!”7月16日11時剛過,開福區東風路街道精英路社區的中康居家養老服務站迎來了就餐小高峰,76歲的常客龔振英老人笑著告訴記者。
“這里原本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去年社區辦公場地遷址后,通過盤活資源、提升改造,建成了社區首家居家養老服務站,于今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精英路社區工作人員劉芳芳介紹,目前社區人口約2萬人,其中80歲以上老人約300人、60至79歲老人約750人。
這家居家養老服務站是福彩公益金的支持項目,以午餐為例,兩葷一素一湯為12元,60至79歲老人僅需10元,80歲以上老人僅需8元。
“每天10點半之前,老人家在微信群里報餐,考慮到老年人牙口不是特別好、腸胃功能較弱等情況,我們的菜品加工得軟硬適口、口味清淡,十分符合老年人的用餐習慣。”中康養老總經理李勇告訴記者,老年助餐服務遠不止于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服務站不斷探索“助餐服務+N服務”模式,還提供陪伴交流、居家服務、醫養服務、家庭服務、生活互動等一系列服務,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不僅如此,長沙福彩秉承福利彩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發行宗旨,利用福彩公益金支持慈善事業發展。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針對一些行動不便或離得較遠的老人,服務站還推出了送餐服務。
習萍是中康養老的居家養老服務員,每到飯點,她都要背上裝著餐盒的保溫箱為老年人送餐上門,每天她要送10多份餐,來回走上兩三公里。“飯送來了,趁熱吃!”16日中午,習萍跟往常一樣,將飯菜送到75歲的黃福秋老人家中,手腳麻利地遞上餐盒。“我們出門不方便,幸好有你們每天來送餐。”黃福秋老人高興地接過午餐。
據統計,長沙現有60歲以上人口177.72萬,占總人口的16.7%。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區居家養老已成為養老服務的重要形式,老年助餐點依托社區設立,通過整合社區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服務。
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的老年助餐服務點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這座食堂原本是國有閑置資產,改造后可以擺下20張方桌,可同時容納200多人就餐。從早上6時30分到晚上6時30分,提供一日三餐服務,大家可以根據食量選擇8元或12元的套餐,年滿60歲的老人還有用餐補貼。
去年,長沙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00家;今年,“新建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站60家”成為全市十大重點民生實事之一。同時,今年長沙將深入實施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體制改革,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擴大普惠養老服務。
民之所盼,必有回響。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今年全市計劃建設老年社區助餐點50家,著力解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問題,截至6月底已完成建設27家。
責編:周培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